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8-21
“以园聚链”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百色市政协聚焦“深化产业园区改革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协商建言
2025-08-2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以园聚链”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百色市政协聚焦“深化产业园区改革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协商建言

□ 通讯员 韦宏伦 本报记者 黄富强

 

  “应结合百色实际,从用地、用电用气、人才与技术、政策与资金以及优化服务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施策,构建起‘规划引领—要素支撑—服务优化’全链条保障体系,夯实园区产业发展基础。”

 

  “建议以产业链精准为根基、数字技术赋能为引擎、开放协作为突破,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招商育资’跃升,提升产业园区生态黏性。”

 

  ……

 

  近日,百色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聚焦“深化产业园区改革,以园聚链推动百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深入协商建言,积极支招献计。

 

  坚持问题导向

  找准难点堵点

 

  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产城融合的关键节点,其智慧化水平直接关系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城市治理效能。

 

  近年来,百色市抢抓产业园区改革发展机遇,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园区建设。其中,制度机制建设方面,建立“市—县”两级上下贯通的园区管理体制,制定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出台《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实施方案》,明确23条深化改革措施,为园区改革稳步有序推进奠定良好基础。规划布局上,立足百色实际,针对性出台《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总体规划(2024—2035年)》,实施“一园一策”推动差异化发展,构建“三区一轴”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打造“4+3+X”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制定《百色市“园区管家”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方案》,在全区独创“企业之家”政务中心服务站,以及“您码上说,我们马上办”等二维码服务,聚焦企业需求,园区服务企业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平台建设上,探索创新“百色片区+”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平台、资源优势和产业带动,以商招商,在破解园区建设主体单一、资金短缺困局的同时,以龙头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百色市31个产业园区优化整合为“1+12”产业园区空间格局,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13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2%,同比增长17.4%;今年1—5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44.12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工业投资47.69亿元,同比增长14.4%。

 

  尽管百色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绩,但由于管理体制机制、服务升级等方面改革进入深水区,推进速度较缓慢,在以园聚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力度仍然偏弱,亟待针对性地破解和消化。为助推产业园区更好发挥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市政协将“深化产业园区改革,以园聚链推动百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之一,组织精干力量组成专题调研组,在两位副主席的带领下,坚持问题导向,广泛深入调研,为高质量协商建言做足功课。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百色市产业园区改革仍存在“改革进展总体缓慢,管理机构还不健全”“产业布局不够科学,协同发展有待创新”“招商方式创新不足,引资效能有待提高”“综合保障支撑不足,服务水平需要提升”等困难和问题。

 

  找准症结,靶向开方。针对调研发现的难点堵点与短板软肋问题,专题调研组从“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顺应现代化产业发展需要,为以园聚链提供坚强保障”“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为以园聚链夯实发展基础”“探索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效率,为以园聚链激活源头活水”“加强园区智能化建设,提高园区服务保障水平,为以园聚链提升综合效能”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为常委会会议深入协商议政夯实基础。

 

  聚焦关键环节

  靶向出谋划策

 

  深化改革,制度先行;补齐短板,制度为要。

 

  调研组认为,理顺管理体制,有助于提升运营效能;优化运行机制,可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建议全面推行一个管理机构、一套班子、多块牌子的园区管理模式,同时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体制,着力构建高质量服务闭环体系,推进服务事项向园区集中,系统构建“最多跑一次”审批改革、“妈妈式”服务、“一企一档”等服务模式,实行产业园区入园企业项目“行政许可”代办制,切实做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

 

  市政协常委、德保县政协主席黄兰爱直言,深化产业园区改革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应加速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推动构建平稳有序、自主灵活的用人机制,积极打造流程极简、跟踪服务的审批改革,统筹形成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园区格局,通过改革和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水平与运行效率。

 

  推进以园聚链,做好规划是关键,只有做到高水平规划,才能更好引领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调研组提出,应坚持高站位谋划,从“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坚持差异化定位,推动特色园区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培育临港产业集群”“推进园区共建,探索‘飞地’共赢新模式”等方面精准发力,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

 

  市政协常委、百色明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朝卫则建议,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思想,聚焦生态铝、现代林产、新能源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按照“以大带小、以强扶弱、区位相近、集约高效、集聚发展”原则,从全域构建全产业链的高度,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使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形成互补,相得益彰,推动“1+12”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同时,实行“一县一策”“一园一策”,推动园区差异化发展,使产业发展形成协同互补,避免同质竞争。

 

  强化要素保障

  深化创新实干

 

  招商引资是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产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直接关系到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升级。

 

  “要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必须主动转变招商理念,探索创新招商方式。”调研组建议,一方面,强化“产业链招商”模式,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特别是在生态铝产业方面,发展非冶金级氧化铝,提高氧化铝就地转化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推行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的以商招商模式,强化上下游产业链精准招商,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逐步形成全产业链。同时,探索试行投资营商模式,按“优势资源+资本招商+资产增值+资本运作”的逻辑链条,以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

 

  “要素保障是支撑以园聚链高效推进的关键基础。”市政协常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覃平提出,强化用地保障,推动“数字+产业”融合空间布局;优化能源保障,促进降本增效与供应稳定;夯实人才基础,拓宽完善技术供给和支撑渠道;完善协同联动,健全各类资金统筹与政策支撑体系;提升优化服务,整合资源推进园区智慧化建设。

 

  市政协常委、民革百色市委主委、市水利局局长鄢永库呼吁,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亲商护企良好环境;推进“标准地”改革,加速项目落地步伐;强化要素保障,构建“成本洼地”竞争优势;创新招商机制,提升产业园区生态黏性。

 

  提高园区智能化水平,是提升以园聚链综合效能的重要支撑。调研组建议,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和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机遇,加快新型智慧园区建设,实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安防数字化、运营管理高效化及服务便捷化。

 

  “应主动作为,在人工智能专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用场景上下大力气,谋划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开辟产业新赛道。”在市政协常委、民建百色市委专职副主委文衍红看来,引导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行动,使两者深度融合,不仅能为制造业提供强劲的变革之力,还能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脱虚向实”提供有效的牵引之力,对推动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百色市政协主席石国怀强调,要牢固树立“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鲜明导向,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独特优势,聚焦产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等关键重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为党委政府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更好地以“政协之能”“委员之为”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