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准发展鼓点 呼应民生关切
——灵山县政协务实履职展作为
□ 本报通讯员 黄 荷 马文亚
近年来,灵山县政协紧扣新时代使命,以创新为犁、以实干为种,深耕主责主业沃土,持续激活履职效能。从重大工程一线的嵌入式监督,到基层协商平台的多元联动;从富有温度的民族团结实践,到提案工作机制的系统革新——县政协正在以一场场扎实的行动、一个个厚重的建议,将民主协商的根系深扎进荔乡大地,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政协的智慧活水与坚实力量。
聚焦一线监督 服务发展大局
骄阳之下,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一片繁忙。灵山县政协组织的20余名自治区、钦州市及灵山县政协委员深入工程一线,开展了一场嵌入重大项目脉络的深度民主监督,细致察看施工环节,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这场监督的背后,是2024年《政协灵山县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提供的坚实制度支撑。委员们的足迹遍布平陆运河沿线工地与征搬安置点,通过现场督导和专题协商相结合,县政协积极推动建立“专责监督+专项监督”协同联动机制,服务保障平陆运河这一广西重大工程建设,最终形成的《加快平陆运河(灵山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建议》已提交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将民主监督嵌入发展大局的同时,县政协着力构建多维协商体系,让政协协商真正解难题、促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精准聚焦“平陆运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县域发展中的“硬骨头”;界别委员联络站、镇(街道)委员联络站、社情民意联系点、委员实践基地与“政协+检察+税务+金融”“1+3”协商服务平台,共同织就一张接地气、富有效能的基层协商网络。当实体经济遭遇融资与基建瓶颈时,正是这张网精准发力,通过召开专场对接会,成功为企业协调融资贷款1.8亿元,促成道路拓宽、资金注入实际困难得到化解,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擦亮团结品牌 促进民族交融
在烟墩镇邓塘村同心圆广场,“民族团结一家亲 禁毒宣传入民心”活动气氛热烈。这是灵山县政协联合县妇联、禁毒办等相关单位精心开展的活动,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课堂。县政协创新构建“9+N”(9类规定动作+多类自选拓展活动)工作载体,让民族团结工作既规范有序又生动活泼。思想火花在读书分享中碰撞,深厚情谊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传递。在委员企业广西烯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心圆文化广场成为民营企业弘扬团结精神的新地标。目前,马鞍山灵山人遗址公园、灵山县博物馆等6个如邓塘村这样的示范点,像珍珠般串联成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的链条。
夯实履职基础 提升工作效能
提案是政协履职的重要方式。灵山县政协创新构建“党政交题、政协点题、部门供题、群众出题、委员选题”的提案工作模式,辅以履职培训、“微讲堂”等方式提升委员建言能力。严格执行“五审”制度,严把提案质量关。优化交办流程,坚持“无沟通不办理、无协商不答复”,并打造“荔来协商,有事好商量”提案办理“微协商”品牌,推动提案者、群众与承办方面对面恳谈,力促纸上建议转化为实际成效。同时,实行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和“清单式管理”,确保建议有回音、有着落。
此外,县政协通过构建“政协党组—政协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和“政协党组—专委会临时党支部—党员委员—党员先锋岗”的双线党组织架构,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进清廉机关创建,开展“五基三化”巩固年行动和“书香政协・香飘荔乡”委员读书实践活动,完善制度体系,有效激发委员和机关干部的履职热情与内生动力,为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创新永不停止。”灵山县政协主席檀正茂表示,“我们要坚持让每一次调研踏准发展鼓点,让每一件提案呼应民生关切,在灵山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书写政协担当。”
- 第 1 版: 要闻 以新谋远 向实而行——河池市政协以创新驱动赋能履职新实践
- 第 2 版: 精选 踏准发展鼓点 呼应民生关切——灵山县政协务实履职展作为
- 第 3 版: 关注 构建闭环机制 推动协商成果转化——提升基层政协履职质效的思路探索
- 第 4 版: 导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