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8-21
以新谋远 向实而行——河池市政协以创新驱动赋能履职新实践
2025-08-2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以新谋远 向实而行

——河池市政协以创新驱动赋能履职新实践

□ 本报通讯员 黄 炼

 

  仲夏时节,河池大地生机盎然,一场以“创新引擎”驱动的履职实践正在红水河畔如火如荼开展。今年以来,河池市政协以“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为鲜明导向,紧扣提效冲刺“六新河池”建设目标,将创新理念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在凝聚共识中筑牢思想根基,在服务大局中提升履职质效,在创新实践中彰显政协担当,各项工作亮点纷呈、硕果盈枝。

 

  铸魂固本强根基 创新学习聚共识

 

  “把学习作为履职之基,让思想凝聚奋进力量。”河池市政协始终将强化理论武装摆在首位,以创新学习模式引领高质量履职。今年以来,市政协通过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秘书长会议、党支部会议等多层次学习平台,组织全体委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广西“新春第一会”精神、河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全国、自治区两会精神一体贯彻,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会2次、研讨交流2次、专题党课5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针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短板,市政协创新学习培训模式,依托“全员入委”机制,结合各专门委员会全体会议开展人工智能和履职培训,多次召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交流会。截至7月,共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52篇,向自治区政协报送22篇。其中,《推动我国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获自治区政协采用;向市本级报送信息7篇,获市领导批示3篇,以“靶向学习”破解履职难题。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政协迅速组建工作专班,通过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等方式推动全员参与。截至目前,梳理突出问题5个,制定整改措施5条,全部完成整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履职赋能。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还组织委员在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开展“作风建设”“两会精神解读”等线上专题学习,实现政治引领与履职提升双促进。

 

  精准履职献良策 机制创新显担当

 

  “协商成果不能止于批示,要闭环落实见实效。”这是河池市政协履职的鲜明准则。今年年初,市政协制定《中共政协河池市委员会党组2025年工作要点》《河池市政协2025年协商和视察调研计划表》等指导性文件,为全年工作定标定向。围绕市委批准的协商计划,已开展协商、视察、调研活动6次。市政协经资委和文史委报送的2个课题调研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余课题调研报告进入修改完善阶段。

 

  在成果转化上,市政协创新推出“精准建言+闭环落实”机制,向市委报告2023年重点协商成果采纳情况,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2024年成果采纳落实通知》,推动“建议变举措”。这一创新经验《精准建言,闭环落实——河池市政协以实效为导向检验履职为民成色》在《广西政协报》和《河池日报》头版刊发。

 

  经济领域,市政协经资委聚焦“生态强市”战略,创新调研方式,开展“科学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课题调研,先后赴山西朔州、忻州及区内贺州、来宾考察,形成的调研报告获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批示,要求“专题研究、吸收建议”。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围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园”开展专题协商,创新提出5类优化建议,相关成效在《广西日报》报道,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创建经验在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简报刊发。

 

  民生领域,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创新构建“领导领衔+部门协同”督办机制,精选25件重点提案由市领导领衔督办。针对《关于尽快恢复施工修通金城江区任香路断头路的提案》,市委督查室实地督办,并建立微信工作群动态督导,形成“鲶鱼效应”,推动问题解决。市政协教科卫体委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完成“医养+业态融合”“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课题区内外调研,为破解养老托育难题收集一手资料。

 

  委员行动树形象 协同创新增活力

 

  “委员动起来,政协活起来。”河池市政协以“五大委员行动”为抓手,引导广大委员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一线创新建功。今年以来,市县两级政协领导联系重大项目107个,总投资759.5亿元;参与引进产业项目45个,总投资约96亿元,用实干诠释“政协之能”。

 

  在产业振兴战场上,市政协经资委率先召开专委会工作会议,组织委员参观河池市智慧农业生态科技园,印发全市“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计划,明确18项重点创新任务。广西东兰县红嫂食品有限公司、广西罗城鑫华源实业有限公司等委员企业茁壮成长,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生力军”。相关宣传报道获中央级媒体采用6篇、自治区级媒体采用29篇,营造“全员发力促振兴”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一线,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创新开展“十百千”帮扶活动,组织委员深入大化瑶族自治县仁良村捐款捐物20多万元,办实事35件,受益群众1500多人次。争取5万元赞助开展陀螺联赛,让“寿乡陀螺文化”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转出民族团结“同心圆”。市政协提案法制委为东兰县武篆镇坤王村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12.68万元,解决排洪道、拦河坝安全隐患,联系上海企业捐赠5万元支持基层自治建设,让“委员温度”直达民心。

 

  跨区域协同中,市政协民族宗教委联合柳州市、来宾市政协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召开“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推动柳来河经济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协商会,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建立“四位一体”协作机制,形成《关于强化桂中区域铁路交通保障的建议》提案报送自治区政协,将“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创新经验获广西政协网专题报道。

 

  创新驱动提质效 履职品牌添新彩

 

  “拥抱AI时代,让履职插上智慧翅膀。”河池市政协以创新为引擎,推动履职方式迭代升级。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分批次开展7场AI办公应用培训,覆盖委员近300人次,通过“工具实操+案例研讨”创新模式,让人工智能融入提案撰写、调研分析等环节,推动履职效率与质量“双提升”。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在专委会全体会议中增设AI办公知识培训,助力委员适应智能化履职新要求。

 

  在基层治理创新上,市政协提案法制委深化公益诉讼与政协提案衔接转化机制,将南丹县政协委员《关于加强抗日战争文物管护的建议》转交检察机关,县政府拨款8万元应急抢修,让“文保提案”落地见效;联合共青团大化县委在大化高中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韦亮羽等学生提交的《关于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品牌的建议》,让“有事好商量”的民主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相关创新做法获国家级媒体报道。

 

  文化传承方面,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创新推进文史资料征编,完成《河池文史(第四辑)》初稿,启动《河池市政协志1965—2026》编纂,推动市政协文史馆增挂“宜州历史文化展示馆”牌,用二维码充实万字史料,成为文旅大会参观点,获嘉宾好评。指导金城江区政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协建成文史馆,东兰县政协、大化瑶族自治县政协文史馆即将开馆,推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向基层延伸。

 

  宣传矩阵持续创新发力,今年以来,市政协系统在各级主流媒体刊载稿件近800篇。《让协商民主的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创新协商模式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等报道登上《广西政协报》,《协商在河池》栏目播出6期,“委员面对面”访谈展示履职风采,让政协声音传得更开、更远、更深入。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