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谋良策 对症开方助发展
——凌云县政协构建闭环链条提升建言资政精准度
□ 本报通讯员 王国位 刘海燕
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使命。
凌云县政协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原则,积极探索履职新路径,将精准发现问题、深度剖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作为提升工作质效的关键环节,借鉴“望闻问切”的中医智慧,创新构建“精准把脉—多维会诊—靶向开方—跟踪问效”的闭环履职链条,力求“把好问题脉、开好症结方”,为凌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委员下沉听民声,
精准捕捉“真问题”
近年来,凌云县政协聚焦社会关注度高、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委员深入一线调研,精准“把脉”,找准“病源”,对症“下药”。一是创新机制。建立常态化委员联系点、界别群众联络站,组织委员深入田间地头、村屯、社区、企业,变“坐等议题”为“主动找题”。例如,在逻楼镇设立固定联系点,定期收集社情民意,收集到《关于改善逻楼镇集镇居民饮用水质量的建议》《关于强烈要求硬化逻楼镇山逻村陇阳屯通屯道路的建议》等。二是拓展渠道。运用“线上+线下”模式,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网络议政平台和分布在各乡镇(村屯、企业)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委员工作室等,引导政协委员“沉下去”,把社情民意“带上来”,广泛收集来自基层一线、社会各界的“原汁原味”诉求和问题线索。例如,根据多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形成《关于集中解决土山地区季节性缺水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怀的建议》等。三是筛选问题。建立问题信息库和筛选机制,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改革发展难点、社会治理堵点、群众“急难愁盼”,进行初步甄别和归类,确保捕捉到的是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亟待解决的“真问题”。例如,2025年,针对桑蚕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县政协组织委员就全县桑蚕产业情况开展深入调研,形成的《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统筹 破解桑蚕产业用地发展瓶颈》获百色市社情民意信息专报(2025年第14期)采用,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进一步为桑蚕产业发展走深走实靶向赋能。
跨界协商破梗阻,
深度剖析“病根源”
近年来,凌云县政协努力在搭建平台、多元汇智、找准症结多维“会诊”上精准发力,助推工作提质增效。一是搭建协商平台。围绕筛选出的重点问题,灵活运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专家咨询会等多种形式,搭建深度协商平台。例如,就“云网格+微治理:构建凌云基层社会‘智理’新范式”“加强城镇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守护群众‘生命之源’”“发展庭院小经济,助力乡村大振兴”“培植和壮大旅游多元业态,打造‘候鸟’旅居胜地”等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对口协商会、界别协商会等。二是汇聚多元智慧。为确保协商工作有序推进,构建起“三委(经济委、文史委、提案委)牵头、多部门协同、委员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邀请党政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利益攸关方代表、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共同参与,打破信息壁垒,进行跨界交流,力求全面、客观、深入地剖析问题的成因、症结和影响,同时活用“政协委员之家”平台,讲好凌云发展故事。三是找准核心症结。通过充分讨论和论证,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精准定位问题的关键堵点、政策短板、机制障碍或观念束缚等“病根”,为精准开方奠定坚实基础,避免“隔靴搔痒”,力求“直击要害”。
一题一案开良方,
转化落实“见真章”
近年来,凌云县政协在服务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勇担使命,主动作为,靶向“开方”,推动政协的智力资源、制度优势和平台力量下沉至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并实现与植根村(社区)的协商议事平台深度融通。一是精准建言献策。基于深度“会诊”结果,组织委员和专家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强调“一题一案”,每项建议都力求指向明确、措施具体、责任清晰。例如,2025年,针对规范蚕茧收购秩序混乱的问题,组织县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形成《关于“规范蚕茧收购秩序 护航桑蚕产业发展”的建议》;针对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问题,形成的《规范“三资”管理,确保“颗粒归仓”——关于凌云县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二是创新成果形式。将协商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建议案等,明确报送对象、办理要求和时限,尤其注重建议的“含金量”和“落地性”。例如,县政协形成的《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挖掘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2篇调研报告获县委推荐申报全区党委政研、改革工作系统2024年深化“大学习大调研”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三是推动成果转化。建立健全政协领导领衔督办、专委会跟踪督办、与党政督查部门联合督办等机制。通过提案交办会、办理协商会、专题视察、民主评议等方式,持续跟进建言成果的采纳和落实情况,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良方”真正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良效”。例如,2024年2月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提交的《关于修建玉洪瑶族乡江更村那扛屯产业桥梁的建议》《关于加大乡村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投入的建议》等提案,在2024年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县政协于2025年通过开展重点提案“回头看”工作,推动提案建议落实落地。
“实践证明,‘把好问题脉’是精准履职的前提,‘开好问题处方’是服务大局的关键。凌云县政协将继续擦亮‘把脉问诊开良方’工作品牌,以更高质量的履职答卷,为凌云县的美好明天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凌云县政协有关负责人说。
- 第 1 版: 要闻 以新谋远 向实而行——河池市政协以创新驱动赋能履职新实践
- 第 2 版: 精选 踏准发展鼓点 呼应民生关切——灵山县政协务实履职展作为
- 第 3 版: 关注 构建闭环机制 推动协商成果转化——提升基层政协履职质效的思路探索
- 第 4 版: 导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