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海
酷暑,读《浮生六记》,极爱那个温婉可爱的芸娘,在盛夏时分,她会巧手做荷花茶。书中如是写:“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想来,在盛夏时分,一支荷花,一杯香茗,而茶中有了荷花的香气,饮之润心肺,静身心,一定是件极雅的事儿。
想来古人的文人雅致,在盛夏消暑,也喜欢去藕花深处。几个人泛舟荷塘,不仅赏荷花袅袅婷婷,也喜欢折荷为盏,当他们刺破叶心,圆圆的荷叶叶茎相通,将美酒斟其中,人啜莲茎,荷香酒绵,别有一番风味。人们可以边饮荷叶酒,边吟诗作对,此样田园牧歌般的场景,让人迷醉不知归路。
古往今来,人们一代代传承着东方绝色美学。我最爱一款景德镇粉彩莲花杯。最妙的是它的创意,它是一种吸管杯,花梗内空直通底部以作吸水之用。绿色的花梗配着粉色的荷花,清灵婉约,让人感受到古人对于美的不懈追求。这也是盛夏给古人的启迪和创意吧。
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中写过如是场景:“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让人只看文字,便有通体清凉之感。我们所经历的酷暑,和他们相同。可是,在作者的眼中,盛夏酷暑中,原来还有如此多的妙趣横生。
我还喜欢盛夏时节的蔷薇花,开得一枝一簇。背景是斑驳的白墙,一扇小轩窗,精美的木窗棂,而美丽的蔷薇花就兀自开放着,开得袅袅婷婷,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它们似乎格外喜欢这样的夏天,把最浓艳的色彩一一呈现。
盛暑,有蛙声,有稻香,有繁星如钻。最爱在盛夏时节,回到自己的乡下小屋。当晚风习习,吹散了一天的暑气。坐在院子里,听小虫吟唱,身边是攀爬的丝瓜,所有的瓜果都在自然生长。不远处的池塘里,传来了阵阵蛙鸣,稻田也散发出迷人的稻香。山野里的夜晚,满是自然界的精灵——萤火虫,擎着小灯笼,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些照亮路途的小精灵,在我眼前飞来飞去,似乎也舞蹈着。在自然界里,小虫们都在草丛里集合,在开着一场盛大的演唱会。它们每个的声音似乎都有点单调,可是交杂着,配合着,竟然宛若天籁。蝉鸣夏夜,时令悠长,不必开灯,抬头就是满天星光。天空辽远,繁星浩瀚。天地间,人显得那么渺小,又那么珍贵。
盛夏,荷花三百里,草木正葱茏。在我眼中,荷是一幅中国画儿,宁静中带着一抹禅意。它出淤泥而不染,开得柔美而圣洁,金色的花蕊围拢着黄绿色的小莲蓬,胭脂粉的花瓣儿,轻盈地展开,不娇媚,也不低俗。翠绿的荷叶旁,已经长满了莲蓬,小鱼儿在荷叶间嬉戏,荷叶田田。而莲蓬如一个个立式的小话筒,微微倾斜地朝向发言者,那发言者是低垂的荷叶,翻飞的蜻蜓,抑或是滚动的露珠。
苦夏炎炎,可是当你用心观察时,才发现,苦夏中亦有独特的美……
- 第 1 版: 要闻 孙大伟深入崇左市龙州县调研时指出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广泛凝心聚力
- 第 2 版: 精选 “银发专列”为何成为老年人出游“新宠”?
- 第 3 版: 关注 短信诈骗“披新衣”:回拨“快递电话”被盗几十万元
- 第 4 版: 导读 “双抢”的“喊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