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6-28
风味独特的手撕鸡
2025-06-28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甘 婷

 

  自古以来,国人普遍爱吃鸡肉,素有无鸡不成宴的“老规矩”。而在广西,尤其是桂柳一带,吃得最多的便是手撕鸡。这“手撕鸡”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广西众多鸡肉佳肴中的领军者,老少皆宜、美味绝伦,让人吃了一次便上瘾无比,于是直呼:“不够,还想吃!”

 

  据考,“手撕鸡”的青史留名还与雅士徐霞客有关。

 

  约在明朝崇祯十二年间,晚年的徐霞客在云南游历。一日,因病暂时借宿柴氏人家,主人见他年迈体弱,就抓来一只家养土鸡,佐以香料细心煎煮。出锅时满屋香气缭绕,徐霞客顿时胃口大开,急忙以手撕碎大快朵颐,饱餐之后身体竟然大为好转。临别前,听到这美味的鸡肉还没有取菜名,徐霞客想了又想,就在灶房门板上题字曰:“手撕鸡”。此后,这道“手撕鸡”美名远扬。

 

  常言道:入乡随俗,手撕鸡流入各地,因调味习惯不同,风味自然发生改变。到了八桂地区,乡亲们更青睐一种“柳州风味”的手撕鸡,其皮脆、肉香、味咸鲜,堪称八桂一绝。

 

  我还记得,第一家“柳州风味手撕鸡”专营店是在十多年前进驻故乡小城的,当时城内独此一家,就小小的一个门面,到如今,傍晚时闲逛菜市熟食店,几乎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个“脆皮手撕鸡”的招牌,明晃晃的尤其引人注目,而且食客如云,每一家的生意都不少。那些排队等待的人极有耐心,傻愣愣守在摊边,伸长脖子翘首以盼,似被人提起脖子往上拽的一群大鹅,一个个的眼里“馋”光四射,可见这手撕鸡的魅力不小。

 

  然而,这做手撕鸡的步骤不简单:首先要挑头细、脚细、羽黄、皮黄、胫黄、颈短、体躯短、脚短、不老也不嫩的鸡。将鸡放入微沸的一锅水中浸没,用铁钩将鸡每5分钟提出一次,沥水,反复三次,又复浸15分钟使鸡熟。再把鸡放冰水中冷却,晾干、涂油使皮脆。

 

  接着,要准备卤水、辣椒油、香料粉、花生碎末、蒜末、白芝麻、葱花、香菜、辣椒碎以及香油。“柳州风味”的特色体现在那秘制的手撕鸡调味粉上,主要给肉增咸味、鲜味,这粉是由多种调味品调和而成的,是手撕鸡的核心法宝。但似乎所有的“柳州风味手撕鸡”都有“同款”香味,也许都是加盟店的原因。

 

  香一致,味稍有不同,这是城中所有“柳州风味”手撕鸡店奇异的和谐点。看那些摊主像个忙碌的陀螺般把鸡肉从骨架上按关节走势、肉纹方向干净利落地撕下来,然后拌入各种粉、料,卤水,打包之后,那份美味就跟着客人们一路归家,仿佛温暖的陪伴。

 

  手撕鸡吃起来方便,肉与骨头分家,大口吃鸡肉、嚼鸡皮,鸡皮很脆很入味,嚼之“嘎吱——嘎吱——”响,那叫一个痛快。而且,那香极浓郁,一人吃手撕鸡,满屋子闻香。这菜下酒,有滋有味。

 

  记得去年有段时间,我几乎天天都买同一家熟食店的手撕鸡,因为味道实在很不错,而且老板和蔼可亲。他每次都会用一口带着浓浓“桂柳”乡音的普通话叮嘱客人们:“天冷添衣,小心感冒。”“年轻人不要总熬夜。”

 

  有时候,我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我父亲的“影子”,我觉得,这五十出头的老板卖的“柳州风味手撕鸡”突然又多了一种风味,那就是人情味。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