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大平台”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来,广西农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企担当,把搭建特色产业平台、消费帮扶平台、共同体平台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集中资源和力量助力农民持续增收,成效显著。
搭建特色产业平台,助推产业振兴助农增收
广西农投集团紧紧围绕自治区“10+3+N”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投资介入蔗糖、桑蚕、粮食、渔业、奶水牛等行业,搭建特色产业平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推行“订单农业”。通过及时兑付蔗款、实行订单农业、保底价策略等系列措施,创造条件让农户直接参与甘蔗发展和“双高”基地建设。同时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2021/2022榨季累计完成超3万亩的机收作业服务,机收作业量超12万吨,完成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1.1万亩建设。近两年来,农投集团实施订单农业的农户超万户,为农民保障了长期稳定的收益,实现户均增收超30000元。
“旱改水”项目首批水稻迎来丰收
二是推行“党组织+政府+企业+合作社+蚕农”桑蚕产业发展模式。已建成南宁邕宁、百色平果、来宾忻城、河池环江等桑蚕产业发展基地。通过自主研发“时宜智慧蚕业云平台”,实行网上订购小蚕,开设蚕桑技术线上培训和线下技术指导服务,实施标准化养蚕,实现养蚕成功率提高30%以上。目前,已有2万多亩桑园纳入“时宜智慧蚕业云平台”服务范围,覆盖养蚕户3000多户,带动和辐射4万余户群众种桑养蚕,户均收入超25000元。三是积极探索“前端全域整治,后端产业导入”新模式。通过“政府参与、国企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主动参与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进一步助农增收。目前,已在贺州、宾阳、龙州等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7500亩,导入水稻产业2500亩,覆盖农户1500户6600余人,实现水稻平均亩产达700斤,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路径。
“双高”基地
四是探索区县平台联动直投模式。主要针对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冷链仓储物流设施等新建项目,由农投集团所属业务板块企业与各县(市、区)所属涉农平台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积极探索“自治区及县域国有平台+涉农财政补贴资金整合支持+开发性金融低成本融资” 联动发展模式,共同谋划推进当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项目落地。目前,农投集团和灵山县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灵山县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奶水牛),项目总投资1.2亿元,投资建设奶水牛养殖基地,力争通过提升良种繁育及推广、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现代乳制品流通体系等,实现品种改良,输出优质奶源,掌握奶水牛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后续将适时建设自营乳品加工厂、观光牧场、生态有机肥等产业,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搭建消费帮扶平台,全力推动“桂品出乡”
农投集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中央农村工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3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始终把消费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全力助推“桂品出乡”,逐步做大做实自治区优质扶贫产品销售平台。一是开展产品认证。
桑蚕丝产品
整合全区56个贫困县1928个贫困村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协助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筛选1.3万款涉及全区106个县(市、区)3400家供应商的“广西扶贫产品”,产品价值近900亿元。二是注重品牌宣传。实施农业品牌营销计划,农投集团马蹄爽等品牌入围自治区农业品牌目录,在全国媒体开展品牌宣传,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等知名展会,打造一批“广西第一、全国有名、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桂系”农业品牌。三是搭建销售平台。
养蚕迎来丰收 村民喜笑颜开
建立广西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中心,分别在深圳、重庆、东莞松山湖以及澳门建立广西消费帮扶馆,推动与深农集团、南粤集团建立粤桂消费帮扶协作渠道,助力“桂品”走进大湾区。四是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开展系列消费帮扶产品进国有企业、进区直机关等消费帮扶展销活动,与微信视频号、腾讯官方合作丰富直播带货渠道,深入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近两年来,农投集团累计生产、加工、销售扶贫产品产值近50亿元,近20万欠发达地区群众从中受益,为推动“桂品出乡”贡献农投力量。
搭建共同体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农投集团坚持搭建共同体平台,充分发挥区市县三级协作作用,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一是深入实施“一企包一村”。与环江县政府在环江县大才乡新坡村建立规模化桑蚕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健全企村科技对接帮扶机制。
缫丝车间工人正在忙碌
截止目前,“一企包一村”项目已投入运营,项目技术团队和服务团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会和入户巡查指导,受益农户超过800户,户均年增收15000元以上。二是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充分发挥农投在资金、政策、社会信用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供应链金融,采取公司+山水牛+银行+监管公司+养殖户的模式,带动200多脱贫户进入肉牛养殖产业,吸引周边1000户村民参与到肉牛养殖产业服务链,与农民实现效益共享,带动村集体、合作社及农户共同致富。
养蚕户
三是拓展脱贫人口就业。通过与龙州、荔浦、忻城等地合作,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吸收当地脱贫人口就业,增加脱贫户收入。近两年来,提供脱贫人口就业岗位2000余个,户均年增收28000元左右。四是构建区、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积极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发展局、自治区农科院及各市县开展战略合作,筹建广西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委员会,开发糖业和农副产品二级节点建设,通过联动数字化产地仓的数据信息,利用产品追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全产业链协同、供应链金融、乡村帮扶振兴认证等数据资源,建立健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共同打造广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助力广西“桂品”销售。
- 第 1 版: 要闻 十二届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 第 2 版: 要闻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保障粮食物资供应 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2年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第 3 版: 要闻 改革创新引领新时代新发展 提质增效奋力走在前作表率——南宁市政协2022年工作综述
- 第 4 版: 要闻 十二届自治区政协十大履职成效
- 第 5 版: 要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
- 第 6 版: 要闻 强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建设 广西社保不断提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水平
- 第 7 版: 要闻 凝心聚力促发展 团结奋斗谱新篇——柳州市政协2022年亮点工作回顾
- 第 9 版: 要闻 凝心聚力守正义 砥砺奋进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西法院工作亮点综述
- 第 10 版: 要闻 安全生产严防严控 应急能力提质增效 2022年自治区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防控卓有成效
- 第 13 版: 要闻 下好积极有为“一盘棋” ——贺州市政协2022年工作回眸
- 第 14 版: 要闻 建言资政担使命 凝聚共识谋发展 ——崇左市政协2022年工作综述
- 第 15 版: 要闻 凝心聚力助发展 履职为民显担当 ——河池市政协2022年工作亮点集萃
- 第 17 版: 要闻 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 推动绿色发展贡献核能力量
- 第 18 版: 要闻 发挥优势奏高歌 凝心聚力促发展——扶绥县政协创新履职助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纪实
- 第 20 版: 要闻 踔厉奋发迈新程 躬行履践惠民生——资源县政协创新履职助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纪实
- 第 22 版: 要闻 汇聚建设南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南丹县政协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侧记
- 第 23 版: 要闻 十二届自治区政协五年履职亮点回顾⑤ 建强队伍激活力
- 第 24 版: 要闻 科技创新激发活力 不负时代勇毅前行 全面开启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 第 25 版: 要闻 搭建“三大平台”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 第 26 版: 要闻 深耕八桂“金融田”,唱响乡村“变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