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提出 共同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生动局面
- 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城市治理现代化——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第九期“委员经济沙龙·微协商”活动侧记
- 孙大伟在自治区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指出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助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自治区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5次专题学习会举行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百色视察
- 彭健铭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细节处着手提升城市品质,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具精度。”
……
9月23日,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南宁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南宁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第九期“委员经济沙龙·微协商”活动,政协委员、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和实践经验,围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主题畅谈交流,共同探讨推动城市更新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新路径。
“南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努力提升辐射功能和发展能级,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形成面向东盟的国际交往中心、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服务贸易中心和交通物流中心,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八桂首府……”沙龙活动开始前,政协委员们在南宁市城市规划展示馆的中心城区总体规划模型前,认真观看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宣传片,对南宁未来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美好前景充满热切期待。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
“南宁,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浓厚、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加强的城市。”自治区政协委员廖金昌对南宁的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产城融合提出建议,要紧抓“人工智能+”行动重大机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借助平陆运河建设的契机,加强与沿线城市的产业协同,打造平陆运河经济带,促进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集聚与扩散;统筹优化城市规划布局,促进工业产业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推动产城深度融合。
自治区政协委员黄俊斌直言,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广西应聚焦“东盟通道+生态屏障”双核定位,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打造跨境创新联合体;筑牢生态安全底线,科学发展循环经济链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深化开放协同机制,完善广西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南宁市政协委员唐建平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建议发挥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优势,通过整合区内优质医疗资源与特色旅游项目,打造贴近东盟国家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医疗健康+旅游”新模式,推动形成跨境医疗健康服务产业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塑造独具特色的创新空间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深厚的底气、最持久的动力。自治区政协委员张文娟、南宁市政协委员罗婷婷认为,应深耕民族文化领域,以文化赋能凝聚人心,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和展示中心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助力提升城市吸引力、亲和力和综合竞争力。
在自治区政协委员姚华看来,如何通过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青年到我区各城市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的重大问题。他以南宁、桂林为例,提出要打造南宁青年理想创造之城,以南宁市大学生科创园为载体,持续深化南宁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探索建立青年创新人才储备库,为青年群体提供“科研想法—孵化落地”一站式科创服务;打造桂林青年国际动感之城,以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持续实施“漓江学者”培育工程、“十万大学生留桂林”创新创业活动,深化各类人才引育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桂林旅游型产业人才集聚新高地;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将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全面融入各地市发展大蓝图,形成吸引聚焦青年发展的“广西模式”。
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底色和本色,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建筑、交通等领域在内的所有经济社会活动有序脱碳。自治区政协委员莫海量提出,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动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打造低碳社区试点样本,加快低碳园区试点建设,探索金融支持低碳建设,以打造低碳城市建设牵引带动广西各地高质量发展。
打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空间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
自治区政协委员王万传、龙其生,南宁市政协委员常杰都关注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问题,认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细节处着手提升城市品质。比如,在交通管理方面,加强城市布局规划、建设规划与交通规划的衔接,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对人流、物流的集散效率;在区域发展方面,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加强区域间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安全保障方面,完善城市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治,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序、更安全、更宜居。
自治区政协委员苏燕一直密切关注“一老一小”问题,她希望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推进“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托育向乡村、向末端延伸;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覆盖到更多地区,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针对委员们关心的城市建设领域问题,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南宁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同志积极参与讨论,并就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各位委员所提的意见建议不仅涵盖了宏观政策层面,还涉及了具体的举措,更不乏反映社情民意的民生事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丛表示,“微协商”是政协委员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希望各位委员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和前瞻性研究,为助力广西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广谋良策、广聚共识。□ 记者 李依依 通讯员 周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