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10-23
“玉事”实践暖民心 “商量”之中见真章——“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品牌的实践与启示
2025-10-23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玉事”实践暖民心 “商量”之中见真章

——“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品牌的实践与启示

□ 陈毅南

 

  玉林市政协创新打造的“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品牌,以务实、高效、温暖的风格,成为新时代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政协工作特色品牌。笔者从“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做法进行思考、研究、探析,认为这一协商品牌的塑造,是地方政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给予基层政协全面推进协商民主工作一些具有深层价值的启示。

 

  一是“玉事好商量”的成功,关键在于把握了“商量”的真谛——真诚沟通、平等对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就是要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面对千头万绪的群众事务和多元复杂的利益诉求,唯有搭建开放包容的议事平台,让各方意见充分表达、交流碰撞,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大公约数”。在开展“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实践中,玉林市政协通过构建多层次协商平台,邀请政协委员、群众代表、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等共聚一堂,围绕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等“玉事”展开热烈讨论。这不仅在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将协商中产生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招数”,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人民民主真谛。

 

  二是“玉事好商量”的活力,在于实现了“起而行之”,做到了“议必有果”。“商以求同”本身不是终点,“协以成事”才是关键。从一开始,“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就建立起从议题征集、协商讨论、成果转化到监督反馈的闭环流程。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不会被搁置,而是获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议程,明确责任主体与办理时限,确保协商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无论是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还是助力玉林香料、北流百香果、兴业富硒茶、福绵牛仔裤等产业提质增效,或是促进惠民政策精准落地,“玉事好商量”都以实际成效回应了群众期盼,赢得了百姓信任。

 

  三是“玉事好商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实现了常态化、长效化运行。玉林市政协注重对议题、方案、案例的系统梳理与共享;同时,结合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科教振兴等“委员行动”,主动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提前纳入协商议程。这种“未诉先办、主动作为”的模式,推动协商议政关口前移,提升了工作的预见性与精准度,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推进“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工作中,玉林市政协始终秉持“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的理念,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履职的“大事”。“玉事好商量”的实践生动表明,政治协商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其“好”,不在于形式新颖,更在于真正聚焦并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商量”,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理念的升华,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一桩桩民生实事的办成,持续温暖民心、巩固根基,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玉事好商量”是地方政协工作创新的一个缩影。它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新时代提升人民政协工作效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主协商的理念与为民办事的精神紧密结合,不断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问题解决机制,从而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磅礴力量,在真诚“商量”中稳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系玉林市侨联副主席)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