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服务“温度”提升工业发展“速度”
——柳州市政协协商建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通讯员 吴 宇
“当前,柳州正处于破局求变、突围求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让民营经济成为柳州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日前,柳州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与会委员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深入协商,积极建言献策。
“2018年以来,柳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累计推出改革举措1600余项;依托广西惠企惠民政策兑现平台,累计发布政策1620项,实现企业‘免申即享’317项;打造全区首个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手册》。”柳州市副市长汤振国通报该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相关工作情况。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柳州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全市经营主体的95%以上,规上民营企业创造了全市31%的工业增加值,贡献了超48%的出口总值,民营经济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占全市的68%以上。2025年一季度,柳州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监测中得分位列第一。
“通过构建政企高效互动平台,我们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推动50余家茶叶企业实现‘普通工业用电转农业用电’,电费降幅达38%-50%,单家企业最高每月节约用电成本2.5万元。”作为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三江侗族自治县工作分队成员,市政协常委葛智文对于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他建议,加大“服务实体经济APP”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广力度,实现企业诉求“提交、分办、跟踪、办结、反馈”全链条闭环管理,让“数据跑腿”代替企业“多头跑路”,缩短民营企业诉求响应周期。
“在推进柳州林业产业国际交易中心落地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营商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市政协委员、广西鹏森缘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州市林业产业行业协会会长覃显斌建议,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向浙江省等先进地区学习,推广“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和问题协调,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应”。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基石和保障。市政协委员、鱼峰区政协主席覃汉棠建议,一方面,建立涉企涉营商环境案件“快速通道”,缩短审理周期,切实解决“赢了官司、输了时间”的困扰;另一方面,严格执行涉民营企业行政执法检查事前报备制度,引导行政执法更精细化、更包容审慎。
市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还建议,积极倡导“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营造“人人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聚焦全市九大重点产业,形成涉企服务“一类事”清单,创新打造“新能源产业一类事”“知识产权一类事”等服务场景;加强涉企信用信息政策归集共享、建立民营经济数据统计监测制度,为精准施策提供支撑等等。
“6月25日在柳州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递了广西推动柳州债务破局突围、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强大信心,要求更好发挥柳州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市政协主席陈鸿宁要求,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深入民营企业宣传阐释好这次会议精神,提振广大民营企业家对柳州发展的信心,持续围绕优化民营企业的政策落实加强民主监督,在推动民营企业以人工智能赋能转型升级、加强产教融合、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等方面多做服务工作,推动民营经济当好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 第 1 版: 要闻 通往家门口的幸福之路——南宁市政协专题协商聚焦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 第 2 版: 精选 村企联姻 四维发力——隆安县政协助推“万企兴万村”行动成效显著
- 第 3 版: 关注 恶魔除了“731”,还有一个“8604”!——侵华日军在粤进行细菌战情况的调查报告
- 第 4 版: 导读 中国以减贫重新定义“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