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手足相亲新画卷
——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协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侧记
□ 韦文华 曾得玻
初夏时节,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动人的民族团结画卷处处可见:苗族大娘向壮族媳妇传授蜡染技艺,汉族小伙子递给彝族阿叔热腾腾的“袍汤肉”,仡佬族乡亲将新摘的蔬菜送到汉族老师家中……这些温暖的日常,正是隆林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政协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行动”,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热土上绚丽绽放,幸福满园。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团结根基。县政协将思想引领放在首位,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党组学习、党支部活动和委员培训核心内容。通过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委员们深入基层开展宣讲120余场,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发放相关资料5000余份,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00余件,让党的民族政策如春风化雨,浸润群众心田。积极参与推动鹤城新区、者浪乡么窝村等2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引领全县民族团结工作向纵深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共筑精神家园。县政协充分发挥民俗文化资源优势,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参与非遗进校园、民族文化节庆等活动。注重文化挖掘研究,编辑出版《隆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荟萃》等书籍,以“一起走过70年·委员说”为主题,拍摄10个界别5个民族政协委员专题片,促进文化交流融合。举办“协同一心 唱响未来”音乐会,近200名政协委员、音乐爱好者及各族群众参与,增强了民族认同感。连续筹办两届“民族团结杯”气排球比赛,吸引260余人次参加,让不同民族的政协委员在体育竞技中增进了解、凝聚共识、促进团结。
着力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成果。县政协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落脚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行动”与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科教振兴紧密结合,组织委员开展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下乡等活动15场次;引导企业家委员参与捐资助学86.6余万元;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100余次,带动1326户农户增收;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劝导白事简办700余起、早婚早育28起,累计为群众节省开支1400余万元。聚焦民族地区民生课题,依托乡镇政协委员联络站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厅,开展调研协商活动17次,形成报告、建议8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8条,组织协商议事活动43次,提出务实建议67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县政协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2023年,百色市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行动”现场推进会在隆林召开;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与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全媒体协商平台《桂在协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主题在隆林录制并播出,影响力广泛。县政协报送的《建设鹤城新区 赋能数字科技治理》和《“云上苗寨”集体婚礼》两个案例被评为百色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年度协商议事优秀案例,彰显了基层协商民主的活力与效能。
- 第 1 版: 要闻 通往家门口的幸福之路——南宁市政协专题协商聚焦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
- 第 2 版: 精选 村企联姻 四维发力——隆安县政协助推“万企兴万村”行动成效显著
- 第 3 版: 关注 恶魔除了“731”,还有一个“8604”!——侵华日军在粤进行细菌战情况的调查报告
- 第 4 版: 导读 中国以减贫重新定义“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