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4-24
校园里,协商民主的“种子”正生根发芽
2025-04-24 | 来源:广西政协报

  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政协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参与“协商民主”的实践中,增强“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的意识,感悟协商民主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

 

校园里,协商民主的“种子”正生根发芽

□本报通讯员 黄 炼 韦立辉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日前,第十二届全国暨首届大湾区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新闻发布会(分会场)在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举行,在青少年学子中引发热烈反响。

 

  这一活动的背后,凝聚着大化政协的履职担当,是该县政协引导青少年学生参与协商民主实践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指出,不断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这是提高协商民主质量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县政协的指导与助推下,大化高中的师生们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成为政协会议的嘉宾,沉浸式体验协商民主的全过程。这一创新举措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让协商民主理念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走进议政现场

  ——沉浸式体验协商民主

 

  3月10日,恰逢大化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开幕。现场,一群身着整齐校服的青少年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继2024年之后,大化政协再次邀请大化高中师生作为嘉宾旁听会议——以青春版“协商”为“中国式民主”生动作注。

 

  作为政协会议的嘉宾,师生们坐在会场里,认真聆听委员们的发言。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教育发展到乡村综合治理,每一个议题都关乎着大化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委员们围绕这些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各抒己见,让人充分感受到协商民主的魅力。

 

  学生们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吸引,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委员,手中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个个要点。高二学生霍鑫慧感慨地说:“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政协会议,今天来到会场,真正感受到协商民主是如此的真实和生动。委员们为了家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这种责任感让我深受触动。”

 

  带队老师陆春林坦言:“带学生来参加政协会议,就是希望他们能近距离感受民主的氛围,明白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这对他们的成长和价值观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创新实践背后

  ——民主协商理念扎根助力

 

  “让孩子们愿意商量、学会商量,商量出成果。”大化政协联合县团委、教育等部门推出这一创新举措,有着深远的考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青少年的协商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尤为重要。如何让这一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摆在教育者和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自治区政协委员、大化瑶族自治县政协主席潘慧华看来,重视青少年,就是着眼未来。“让孩子们从小教室走进会议室,从关心身边小事转向关注民生大事,让他们参与政协会议,就是要让他们从小接触协商民主,播下协商民主的种子。”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大化政协联合多个部门积极探索,精心组织大化高中师生团体参与各类民主实践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连续参加第十、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中学队伍,大化高中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在活动中脱颖而出,喜获“杰出提案奖”“杰出贡献奖”等十多项荣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准备模拟政协提案的过程中,师生们深入基层广泛调研。他们走进社区,主动倾听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走进企业,积极关注产业发展的瓶颈;走进乡村,认真探寻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份份高质量的提案。

 

  例如,在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提案中,学生们详细分析了当地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增加社区养老设施”“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建立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些有的放矢的意见建议,不仅体现了青少年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更展现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和能力。

 

  模拟政协履职

  ——收获荣誉与成长

 

  大化高中师生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并非偶然。背后是师生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以及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学校专门成立了模拟政协社团,由政治、历史等学科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从选题策划、调研方法、提案撰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资料、调研经费等,为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展示活动中,大化高中带着《关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报告——以广西铜鼓文化为例》的调研报告和提案,全程参加了模拟委员通道、界别协商会议、提案集中展示等环节,并获得了组委会评选的最佳政协委员奖、最佳提案奖、最佳社团奖、最佳新闻发言人奖、最佳指导老师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展示团队奖、优秀领导力个人奖等多项集体和个人荣誉。大会最后闭幕展示环节,21支学校代表队上台领奖,而大化高中是其中唯一的县域高中,得到组委会的高度评价。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学生们的成长与蜕变。带队参赛的指导老师直言,通过参与模拟政协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如何撰写提案和表达观点,“更重要的是,他们增强了‘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的意识,深刻感悟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优势,坚定了制度自信。”

 

  意义影响深远

  ——培育未来的担当者

 

  大化高中模拟政协活动之所以取得斐然成绩,中组部、教育部等“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中,挂任大化高中副校长赵树利作为思政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牵头整合北京师范大学“托管”帮扶、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及本土教育资源,精心构建“调研—提案—实践”育人闭环,为学生搭建起参与社会治理、提升综合素质的广阔平台,师生参与政协会议和模拟政协活动的实践,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思想观念方面,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学生黄滢滢说:“以前觉得国家大事离自己很遥远,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我会更加关注身边的事情,努力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极大提升。通过调研和撰写提案,他们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与同学和老师的合作过程中,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对于学校而言,这一创新实践也为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化高中党委书记苏越表示:“通过参与民主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激发。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培养更多具有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如今的大化高中,经过模拟政协活动的实践,学生们“协商议事”的表达更流畅更从容自信,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说出想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协商民主的“种子”在这片校园里,已悄然生根发芽。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