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健铭赴来宾市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强调 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守好国家“糖罐子”
- 2025年“政协工作八桂行”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启动
- 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5次专题学习
- 何辛幸率队赴重庆市、湖南省考察
- 钱学明出席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提出 共同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生动局面
拓阵地 强队伍 创亮点
——荔浦市政协三措并举推动宣传工作创新发展侧记
□ 本报通讯员 龙劲松
荔浦市政协创新构建“阵地—队伍—内容”三维宣传体系,通过打造融媒体矩阵、培育专业队伍、深耕履职故事“三举措”,推动政协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7月,“荔浦政协”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推文3000余条,总阅读量突破350万。市政协连续8年荣获广西政协报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特等奖。
做强主阵地,让“政协声音”声动四方
创新打造“1+N”融媒体矩阵。市政协以“荔浦政协”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同步运营《荔浦政协》、“荔浦市政协云书院”,形成“日日有推文、周周有专题、月月有爆款”的发布节奏。2024年5月,“荔浦政协”微信公众号跻身全国各地政协新媒体新闻传播影响力“商靓榜”区县级政协榜单第九名。
紧扣大事要事开展主题宣传。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全国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专题报道,同时依托公众号开辟“文史春秋”“委员风采”等专栏,展现荔浦市政协工作特色,实现重大节点宣传“天天见、篇篇精”。
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机制。与自治区政协、桂林市政协宣传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选送高质量稿件。在市政协系统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委室协同配合”的宣传工作格局。2025年,成立宣传工作专班并制定方案,按月明确宣传重点,建立“月会商、季策划”机制;与市直单位共享选题素材,做到策划同向、资源共享。
锻造生力军,让“政协笔杆”薪火相传
构建“2+N”宣传工作网络。从机关各委室、乡镇政协工作站、各界别组各指定至少2名宣传员,吸纳42名骨干通讯员和35名市直单位联络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矩阵,通过以老带新、互学互鉴,解决人员流动导致的写作力量断层问题。
开展“菜单式”培训。市政协近年来举办专题培训5次、以会代训6次,累计培训1260人次。2025年4月举办新闻宣传通讯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开展专业指导。实施“1+1”指导机制,将新闻宣传纳入年度工作要点,要求各委室定点指导3至4个乡镇的宣传员,通过案例讲解、合作撰稿等方式提升写作水平,激发全员投稿热情。
精耕“内容田”,让“政协故事”破圈传播
聚焦政协履职主线,重点宣传委员在服务产业发展、扶危济困、招商引资中的为民实践,通过立体化、故事化报道展现委员风采,传递政协“民生温度”。构建“报、网、端、微”全渠道传播体系,2025年上半年在各级媒体刊发稿件300余篇,其中中央及自治区级媒体刊发50多篇,《以“书香政协”促进“书香社会”建设》等报道被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转载。
突出工作亮点宣传。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委员行动”“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等主题,2024年配合自治区政协办公厅、桂林市政协,联合广西电视台拍摄了《桂在协商:世界衣架“荔浦制造”走出一条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之路》,全网传播量超30万;2025年接受广西政协报社记者专题采访,报道助力打造百亿衣架产业的经验。
2024年,荔浦市政协再次获评广西政协报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特等奖(连续8年),并蝉联桂林市政协系统宣传工作特等奖(连续4年)。通过宣传工作,市政协和广大委员的履职实践从“幕后”走向“台前”,实现履职成果与品牌影响力同步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