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召开2025年第二十次会议
- 费志荣到南宁市慰问优秀教师代表
-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 孙大伟出席并讲话
-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开幕 孙大伟主持
-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黄俊华率队赴甘肃、青海两省考察
聚智汇力谋振兴 产业腾飞谱新篇
——来宾市政协推动“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走深走实
□ 本报通讯员 谢仁凤 董春晓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来宾市三江口工业园区的钢架厂房,广西东糖集团崭新的智能生产线已开始吞吐蔗浪。制糖工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功转型,不仅凝聚着自治区、市两级政协委员林伟民及其团队的智慧结晶,更折射出来宾市政协“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来宾市政协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市委打造“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以“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为抓手,通过搭平台、广招商、深调研、解难题,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投身产业发展主战场,以实干担当书写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协答卷”。
紧扣中心大局 协同联动赋能产业振兴
来宾市政协紧扣市委中心工作,构建“市县联动、领导带头、委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政协履职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为委员树起行动标杆。市政协主要领导率队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围绕冷链物流体系完善、产供销体系渠道拓展、设施农业升级、林木加工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2025年,与怡黄木业签订年产10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新材料项目投资意向协议,推动绿色家居产业布局加速落地。其他班子成员分兵把口,在市三江口工业园区兼职挂帅招商组、征地组,带队赴广东、福建、山东等地开展精准招商。如今,三江口核心区已崛起,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调研建言直击痛点,为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围绕“能耗双控背景下来宾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议题,市政协领导带领委员走进车间厂房、深入田间地头,与企业负责人算“成本账”,跟农户聊“增收经”。一份份调研报告不仅列出“问题清单”,更附上“操作指南”,让履职建议真正“落地有声”。
搭建平台凝聚共识,让委员履职“有章可循”。市政协年初制定“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路线图,定期举办“经济微讲堂”,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为委员解读经济形势、把脉产业发展;依托“来宾好商量”融媒体平台,开展“瑶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糖业转型升级”等全媒体协商,让协商民主“飞入寻常百姓家”。2024年11月,全市政协系统“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经验交流会在武宣县召开,委员们带着案例来、带着思路走,在互学互鉴中明晰“怎么干”,进一步明确方向、凝聚力量。
数据见证担当。2024年,全市政协系统开展专题协商80余场,组成产业服务团走访企业180次,协调解决难题290个,政协委员参与对外招商350多场(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聚焦重点产业 全链条守护“中国糖罐子”
“守好中国‘糖罐子’,政协委员不能缺位。”在来宾市政协的“履职清单”上,蔗糖产业始终是“重头戏”。如何让这一支柱产业焕发新活力?委员们用“全链条”履职给出答案。
深入一线“摸实情”,精准把脉开良方。市政协主席亲自牵头策划组织实施,副主席分头带队开展委员专题视察活动,委员纷纷走进制糖企业、田间地头、桂中治旱工程一线听取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成为市委制定政策的“活素材”。
提案履职“建诤言”,多维发力促升级。委员们围绕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交提案30余件,《关于增强广西糖业稳定保供能力》等提案直击产业痛点。委员们还从“关于加大支持来宾甘蔗良种繁育基地良种培育力度”“提升蔗糖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多方面建言献策,形成社情民意上报。同时,来宾市融媒体中心开展的“来宾好商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守好中国‘糖罐子’”全媒体协商节目入选广西广播电视台《桂在协商》栏目,通过“来宾好商量”全媒体协商节目将协商现场搬进蔗田和工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成果转化“见实效”,产业发展攀新高。委员们的建议和意见得到市委高度重视,《来宾市糖业降本增效行动方案》《全市加快推进糖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推动降本增效贯穿种植、加工、综合利用全环节。
搭建多元平台 招商引资激活发展新动能
“招商引资是产业的‘生命线’,政协委员要当好‘牵线人’。”市政协在年初动员会上的号召,化作委员们走南闯北的招商身影。依托联系广泛的优势,市政协搭建多元平台,委员从“建言者”变身“践行者”,为产业发展引来“活水”。
政银企对接“架桥梁”,破解融资“老大难”。通过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市政协多次举办政银企主题活动,优化金融生态;创新打造钙基新材料、蔗糖产业、特色水稻三大实践平台,当好“产业振兴 委员行动”践行者示范员。自治区、市两级政协委员林伟民响应号召,带领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有限公司投入1.8亿元实施技术改造,推动制糖工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数智化水平显著提升。
“百企扶百村”再深化,特色产业结硕果。市政协持续推动32家委员企业与32个脱贫村结对帮扶,从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维度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市政协委员黎胜国主动担当,以每年3000万元承包接手亏损的武宣港区龙从作业区,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扭亏为盈,直接带动350个就业岗位,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
“三位一体”招商显成效,项目引进“量质双升”。助力构建“领导带队招商、委员企业家牵线招商、部门‘一把手’专业招商”模式,委员们有的带着客商考察园区,有的帮着企业对接政策,参与对外招商350余场。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发挥“人脉广、信息灵”优势,以商招商、以链招商,推动钙基新材料、竹浆纸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为来宾产业版图再添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