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大伟率自治区政协常委视察团赴南宁桂林视察
- 自治区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蓝天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 钱学明率队赴湖北省、江苏省考察学习
- 自治区政协党组召开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黄俊华赴梧州市开展调研时提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
- 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研讨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专题学习
解锁“流量”到“留量”的文旅升级密码
——南宁市政协建言“繁荣演出市场 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侧记
□ 本报通讯员 马 莉 张 曦
4月25日至27日,周杰伦演唱会在南宁开唱,吸引了各个年龄圈层的观众从五湖四海赶来,奔赴自己的青春。
四月的南宁,满城挟着浪漫音符与烟火气,网友直呼“不敢想象这三天的南宁该有多快乐”。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不少人的“治愈之旅”。
“演艺经济”的火爆,给文旅消费带来哪些新机遇?又该如何站稳风口?
日前,南宁市政协“繁荣南宁市演出市场 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双月协商座谈会现场,一场关于如何将演唱会“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的头脑风暴热烈展开。政协委员、文旅企业代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用数据、案例与创意,共同描绘南宁文旅消费升级的蓝图。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
——解锁“流量密码”
“让‘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文化旅游套餐,充分释放文旅市场消费潜能。”市政协副秘书长唐卯英的开场白直指主题。她代表市政协调研组汇报了令人振奋的一组数据:2024年,南宁市举办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32场,接待观众超81万人次,拉动经济超46亿元,带动全市旅游总收入约1911亿元。张杰、周深等明星演唱会期间,青秀山、南宁园博园等景区游客量增加,民生旅游码头夜游邕江接待量增长50%,酒店“演唱会套餐”一房难求。
然而,亮眼数据的背后亦有隐忧。“场馆容量不足、跨城交通协作力度不够、文旅体商联动发展不够紧密等问题,让‘流量’难以转化为‘留量’。”唐卯英坦言。 调研显示,南宁容纳1-2万人的室内演出场馆紧缺;演出场馆周边商业配套薄弱,对于依赖公共交通出行的观众而言,需要经过多次换乘才能抵达场馆;全年大型演唱会数量仅为长沙的七成、广州的一半。
如何将“过客”变“常客”,打造“曲终人不散”的消费盛宴?
“南宁不缺热度,缺的是如何让热度‘落地生根’。”市政协常委、青秀区政协副主席曾庆钻的发言引发共鸣。他介绍,南宁市青秀区五处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近两年举办近500场活动,成功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参与,带动商圈人流显著增长。“要让演出从剧场走向街头,让文化浸润城市‘毛细血管’。”曾庆钻建议,打造“演艺+市民艺术共享空间”,街区、商业综合体在演唱会期间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面向观众推出凭演唱会门票页面享受优惠券包、免停车费等优惠措施。
当老友粉“碰撞”沉浸式戏剧
——激活“文化密码”
“一碗老友粉,结下南宁缘。”南宁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的发言,让会场飘起“烟火气”。2025年,市艺术剧院创作话剧《一碗老友粉》。这部喜剧风格的小话剧以老友粉为纽带,讲述当代年轻人与老南宁人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展现了南宁这座千年古城的城市魅力……“这部话剧在小小的舞台上,通过独具南宁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展现南宁文化魅力、彰显文化自信以及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映射出南宁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风貌与作为东盟窗口的开放胸怀。”这一创意引发委员们热议。
市政协委员王建坤接过话头:“优质剧目不仅是演出市场的‘硬通货’,更是文旅融合的‘流量池’!”他建议,引进一批国内、东南亚的经典戏剧剧目到南宁演出。同时,参与承办各级戏曲曲艺艺术赛事,通过引进经典剧目和承办艺术赛事,不断丰富演出市场产品供给。
本土文化的创新表达,在调研报告中化作具体建议:用XR技术打造“邕江元宇宙剧场”,推出“南宁文旅数字护照”;在青秀山、三街两巷等景区推出《夜宴·壮乡》沉浸式戏剧,赋予观众“演艺盲盒”“剧本杀”初体验;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引入AI编曲和全息投影技术;创建南宁国际音乐节,让山歌与电音碰撞……“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年轻人才愿意为城市停留。”市政协委员、市群众艺术馆活动部副主任房少强建议,抢抓《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经典音乐剧亚洲巡演窗口期,争取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设立东南亚首演站;联动相关外事部门,将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Coldplay(酷玩乐队)世界巡演等国际顶流演出纳入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交流专项。
“东盟专场”与“交通升级”
——打通“宠粉密码”
“南宁与东盟近在咫尺,但文化交流多在活动季开展。”调研组建议,实施“东盟明星驻场计划”,支持本土演出机构引进类似越南歌手山松、泰国组合BNK48等东盟国家顶流艺人在邕举办专场演出。对此,房少强委员开出“国际处方”:设立“邕江—湄公河艺术基金”,联合东盟国家创排《东盟十二时辰》沉浸式歌舞剧,在方特东盟神画乐园打造常驻演出,让“东盟演艺之都”实至名归。
交通壁垒如何打破?调研组建议,加密演唱会期间南宁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临时高铁班次,推出“南宁周末音乐之旅”专列。
南宁威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则抛出一组对比数据:上海五月天演唱会带动周边餐饮销售额增长150%,交通行业收入增长了120%,而南宁演出场馆因受周边配套等因素影响,散场后观众“匆匆离去”。该集团建议,整合全区交通、住宿、景区、餐饮等资源体系,特别是在大型演出场馆周边,引入本地非遗、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多元业态,形成演唱会前、中、后全时段的商业流量承接载体。
市政协委员、广西华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宛世良补充道:“增派公交车辆、开展免费接驳、设置多语种服务驿站、提供行李寄存等‘宠粉’细节,更能让外地观众感受城市温度。”
“协商清单”变“幸福账单”
——书写“落地密码”
两个多小时的协商,委员们的建议被郑重记录。“这些建议既有高度又有温度,市政府将逐条研究,全力落实!”市政府副秘书长邝涤的承诺掷地有声。
会场上,一条条“金点子”激起热烈回响,市直部门负责人纷纷主动“接招”。
市公安局现场回应,语气坚定:“安全是底线,但服务没有上限。我们将科学评估场馆扩容涉及安全的问题,加快推动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既要让演出‘火’起来,也要让观众‘安’下心来。”
市自然资源局表示,目前已经对文化街、夜市街、周末集市等特色街道多元塑造,把道路分成交通型、商业型、生活型、创新型,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丰富的经济消费业态。未来对体育场馆的设计也会兼顾体育运动的需要和文化演出的需求。
市交通运输局现场“亮承诺”:“演唱会期间地铁延长1小时。演唱会当天高峰时段压缩地铁发车间隔,观众散场时一定能赶上‘末班车的星光’。”
市文广旅局展示招商“蓝图”:“我们将持续策划包装一批优质招商项目,优化招商方式,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积极引入国内外文旅行业头部企业。”
市商务局则是递出“惠民礼包”:“发动餐饮住宿企业推出优惠活动,通过‘一键游广西’微信小程序发放住宿消费券。”
……
讨论声渐息,会场内却依然涌动着热切。
“我们要让委员们协商议政的‘金点子’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实效!”市政协副主席黎琳表示,希望以此次协商为契机,凝聚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力,共同推动南宁文旅产业“出圈出彩”,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这场协商会,恰如一场“思想演唱会”,在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的“双向奔赴”中,为南宁文旅消费写下新注脚。正如委员们所言:“当‘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遇上‘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绿城的未来,必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