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研讨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专题学习会举行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刘咏梅深入南宁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以数字科技赋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
-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上提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耕边陲沃土 赋能兴边富民
靖西市政协深入开展五大委员行动
靖西讯 靖西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拓展委员履职平台,团结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深耕边陲沃土,赋能兴边富民,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科教振兴、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等工作中唱主角、作表率、当示范,用扎实的履职成果展现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汇聚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政协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组织委员深入边境乡镇、民族村屯、中小学校开展宣讲19场次。向各界干部群众赠送《壮锦上的情歌》《靖西文史》等一批民族团结书籍。参与自治区、百色市政协“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促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调研视察活动,助力“五个家园”建设。市政协委员在靖西电视台用靖西壮话主讲“一起学壮语”栏目,播出24期。“委员行动”工作经验在靖西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动员部署会上作发言,靖西市政协办公室被评为百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示范单位。
倾心支农,助力乡村振兴。市政协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农村土地流转、乡村移风易俗等开展调研,为乡村全面振兴献计出力。号召委员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委员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产业帮扶、乡村建设、扶弱济困等资金37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3000个。各界别委员开展捐赠、农产品订购、招工招聘等服务活动19场次,受益群众3000人次。开展“我为乡村振兴建一言”活动,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助力有关部门出台《靖西市关于规范百香果销售的通告》,参与建成3家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暖心助企,推进产业振兴。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开展“壮大实体经济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服务90多次,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30多个。围绕“景区焕新”“串珠成链”旅游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召开“推动靖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推动《靖西市旅游景区载客排筏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助力旅游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暖企助企扶企”活动,常态化走访39家委员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招工用工、技术改造等问题53个。加大对7个委员产业示范基地的支持扶持力度,协助锦绣古镇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绣蕴坊顺利通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复核。
多措并举,赋能科教振兴。市政协聚焦教育、卫生、科技、人才等领域开展协商议政32场次,向党委、政府提交意见建议89条。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把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将“科教振兴”纳入靖西发展战略的建议》,列入市委“1366”目标任务体系。围绕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优势开展调研,就打造靖西市地理标志商标品牌积极建言,“靖绣臻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成功注册。支持委员企业推进技术升级,参与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入库,广西靖西梁鹏食品有限公司、“道百岁”大果山楂醋饮料入选自治区第七批农业企业、农产品品牌名单。各界别委员开展送教、送医、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活动80多场次,服务群众8200人次,当好科教振兴的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
积极建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市政协组织实施开展一次调研、参与一次协商、提交一份建议、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办好一件实事“五个一”行动。广大政协委员就要素保障、服务效能、边境贸易便利化等积极建言献策,助力靖西开放引领核心片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靖西)片区建设。组织开展“委员经济沙龙·微协商”活动,推动一批惠企助企政策得到落实。支持鼓励委员和委员企业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上进行探索并取得较好成效。
(杨柳青 冯修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