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上提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政协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
- 黄俊华深入贺州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加强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铭率队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学习
为了解开1920年代发生在广西苍梧的农民运动与毛泽东同志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之间的内在关联,2018年,笔者会同梧州知名史学家,对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纪念馆进行学习调研、拜访有关专家学者、查询相关资料和图片,一段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事件经过逐渐浮现在笔者眼前。
桂东农民运动策源地
1925年8月,共产党员龙启炎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到梧州开展青年活动,成立了广西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共青团梧州支部,10月又组建了广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梧州支部,龙启炎任书记,隶属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中国共产党梧州支部的建立,为领导后来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一书记载,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四届广西籍学员林培斌在1925年即回梧州开展农运工作,一些乡村如多贤、长行的调村等乡中族老贤达开明,村中学子进步,热血青年如乐绍武等接触了新思想新观念,对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有着广泛认同并以此为行为准则,因此主动投入并宣传鼓动农民运动,这才有了多贤乡成为第一个乡农民运动协会和以林培斌为支部书记的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而长行乡调村则成为了桂东地区第一个村级(桄榔、调村、诰村3个自然村)农民运动协会——桄调诰农会,随后以戴锡禄为支部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长行支部也成为与广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并列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村党支部,正因为长行支部是在桄调诰农会内成立的,基本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因此,农会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了苍梧县南五乡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
苍梧农民运动的兴起
农民运动在苍梧兴起占有天时地利人和条件。
天时:大革命时期,苍梧县辖1市﹙梧州﹚11乡,梧州为县城所在地,梧州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是当时广西全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梧州位于浔江、桂江与西江的汇合处,上可达南宁、桂林、柳州、北海以及省外的云南和贵州;下可达广州、香港和澳门,水陆交通便利,是当时广西对外的门户和贸易的枢纽,有“小香港” 之称。大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非常重视广西的农民运动。除了1925年8月派龙启炎到梧州组建中共党组织并领导农民运动外,1926年1月5日,中共广东区委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在梧州设立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办事处主仼为林培斌﹙共产党员﹚。当时,广西农运是在中共广东区委的直接领导下,区委的战略思想是以苍梧为起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往西江上游推进,因此才会由共产党员林培斌主持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工作。
地利:1926年2月23日广东省农民协会委员会作出《广西农民运动决议案》。该决议案对广西全省发展计划有明确规定:“分县组织之计划:使苍梧县可能成立农会之后,方筹备出发他县组织,以重要县分为先;就广西全省之重要区域,可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区,东以苍梧为中心,南以南宁为中心,西以百色为中心,北以桂林为中心,中以柳州为中心。”从中可看出,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农运,广东区委是以苍梧为重点作试点,集中力量做出成果后才按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参照苍梧的试点成果全面铺开的。所以后来的广东省农民协会出版的《犁头旬报》在《广西农民运动之新发展》一文说:“广西的农民运动,以梧州为策源地。”
人和:1925年秋,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秘密来到梧州,在大同酒家召开重要会,对广西革命运动和党团建设作了重要指示,为农民运动指明了方向。周恩来提出“从广宁抽调几个有单独作战能力的党员同志到广西梧州去开展新区的革命运动,推进西江上游革命的发展。”所以,龙启炎到梧州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共广东区委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安排的。马克思主义在苍梧的传播,为苍梧的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观察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科学武器,他们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把宣传马克思主义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在革命的洪流中锻炼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在苍梧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象戴锡禄、李家怡、乐绍武、乐明超等等一大批农运干部。
农讲所学员的革命活动
革命的基础是什么?就是有组织的民众,尤其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为应对这种革命的需要,必须培养一批农民运动实际工作人员,以担负这项工作;其次,农民问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如果农民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民革命永远不会成功。因此农民问题实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使命,就是要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才出来,“都跑到乡间,号召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实行农村革命,推翻封建势力。”
大革命时期的广西农民运动,1925年冬即开始活动,1926年3月前已有多地成立乡、村农会。毛泽东是深知这一点的。1926年3月,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农民运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报告了广西招生事宜,提出“广西农民运动宜从梧州附近数县着手,学员应从梧州附近各县招生”。1926年4月,国民党梧州市党部根据中央农民部的决议,选送了30人到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学习,其中苍梧籍学员有刘铁雄、区建新、戴锡禄、李家怡、黄光和等,同年9月结业后回到原籍,林培斌、刘铁雄、区建新回到多贤建立了中共多贤支部;戴锡禄、李家怡和乐绍武建立了中共长行支部。
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学成后的主要革命活动:在农民群众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口号和决议。明确提出斗争口号主要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大地主、废除苛捐杂税、实行二五减租”, 引领了政治斗争方向;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林培斌在多贤发展了农运骨干区建新、区一侬、苏志才、刘铁雄等入党,戴锡禄、李家怡在长行发展了农运骨干乐绍武等入党。他们积极参加各地方的政治经济斗争。多贤乡农会成功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各地发动农友举行声势浩大游行、反对土豪劣绅、兴办农民学校取得了一定成绩;组建农民自卫军。桄调诰农会组建有40多人和农民自卫军,和地主乐焕生等人进行了你死我活的坚决斗争,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二五减租”运动,动摇了封建社会的根基;对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支部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进行了尝试,开创了中共广西党组织直接领导农民运动的先河。
烈士鲜血染红了革命旗帜
1925年到1927年,在苍梧(梧州)这片红色大地上,为了理想、独立和自由,为了民族解放,涌现出一批不怕死,敢于抛头颅酒热血的革命者,林培斌、戴锡绿、乐绍武和乐明超等就是当时农民运动的杰出代表和追随者。
林培斌(1900—1927),岑溪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18年考入岑溪中学。五四运动期间参加爱国宣传活动。1925年4月入广州第四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毕业,留任第五届乙班区队长。12月,中共广东区委通过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派他和黄启滔、谢铁民、罗瑞成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到广西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1月5日在梧州成立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驻梧办事处,林培斌任办事处主任。到梧州后,林培斌任中共梧州地委委员,负责农民运动。1月7日,林培斌等到苍梧多贤乡芳桂村开展农运工作,建立芳桂村乡农民协会。1926年3月,成立中共苍梧县多贤支部,林培斌任支部书记。这就是广西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多贤乡进行农运工作的同时,林培斌等还在苍梧县的浔阳、平政、平乐,梧州城郊钱鉴和岑溪县的筋竹、大湴、新圩等乡活动,发动农民组织农协会。1926年8月,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把特派员驻梧办事处交给国民党广西省农民部领导,改称国民党广西省农民部东路办事处,林培斌任主任,同月再任广西省农民部委苍梧县特派员。林培斌重视党建工作,除创建中共多贤支部外,还在容县建立中共容县支部并任书记,在武宣县建立中共武宣县支部并任书记。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主政广西的新桂系首领追随蒋介石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当时不少人劝林培斌暂时走避,他坚定地说:干革命工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群众,不能怕流血牺牲。他和宁培瑛(共产党员)、何仲泽等商议,决定以容县籍农讲所学员为骨干,在5月1日组织武装暴动。4月29日,因遭受当地国民党当局的突然袭击,林培斌在办事处被捕。押解梧州后,敌人对他施行种种残酷折磨和威逼利诱,要他下令解散农协会。林培斌大义凛然,忠贞不屈。1927年10月7日清晨,他和陈之颖、戴锡禄、李素秋等遭国民党当局杀害。他英勇就义后,乡人林华堂把他葬于梧州火山。现广西历史博物馆展出有林培斌烈士事迹和遗物,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有林培斌在城郊钱鉴村和苍梧县多贤乡建立农会的会旗、会印等历史文物。
戴锡禄(1903—1927),又名戴为公。出生于苍梧县须罗乡(今龙圩区新地镇)回龙村一个富裕家庭。1925年在广西省立第二中学读书时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4月,由毛泽东担任所长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戴锡禄和刘铁雄、区建新、李家怡、黄光和等5人被中共梧州地委派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学习期间加人中国共产党。9月11日毕业后,戴锡禄和刘铁雄、区建新、李家怡4人回到苍梧,担任苍梧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农运干事。戴锡禄和李家怡负责苍梧县南面5个乡(长行、冠盖、吉阳、平乐、须罗)的农运工作。他深人农村,走村串户,运用谈心、演讲、贴漫画、出墙报、办夜校、教唱革命歌曲的形式教育发动群众,在长行乡成立了桄调诰、笔村、壮志、富源、平沙、武强、平地、地黎、建微、榴塘、合洞、古榄、扶达、山根、茅圩等15个农民协会。在冠盖乡成立了路德、大伞2个农民协会。在须罗乡成立了头堡、二堡2个联村的农民协会。戴锡禄还在长行调村成立了以其本人为支部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长行支部,成为了广西第二个大革命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并组织了一支有40多人枪的农民自卫军,在须罗乡组织了一支有20多人枪的农民自卫军,有力地保证了减租运动的顺利进行。随着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触动了地主豪绅的根本利益。由国民党苍梧县党部右派和地主豪绅把持的苍梧县农民协会筹备处于1927年3月12日召开委员会议,决定辞退戴锡禄等4位中共党员农运干事职务。在极其困难情况下,戴锡禄仍坚持进行革命活动,4月初派桄调诰农会委员长乐绍武到梧州秘密接运武器,以扩大农民自卫军武装。1927年4月17日,梧州当局出动军警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戴锡禄是搜捕的主要对象之一,处境非常危险,家人劝他不要再外出活动了。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毅然往长行乡开展农运工作,不幸于4月下旬在长行乡平地村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后于10月7日在梧州云盖山英勇就义。
乐绍武(1894—1927),字沛家,号洁人,苍梧县长行乡调村人。出身于富裕家庭。1914年在梧州中学堂读书,毕业后受校方聘留为校务处文书誊抄勤杂员。五四运动爆发,乐绍武积极参与梧州学界学生运动,期间结识戴锡禄,并在戴锡禄影响下参加革命工作,成立了桄调诰农民协会,担任农会委员长,乐明超、梁希明、黎兆基、黎兆南当选农会执行委员。这年9月戴锡禄等回到苍梧,着手在农会骨干中培养发展共产党员,介绍乐绍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建立了中共长行支部。1927年4月初,乐绍武为尽快充实和加强农民自卫军的武装,要到梧州接运一批从广州运抵的枪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对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进行大屠杀,大革命急剧转入低潮。1927年4月17日,国民党梧州当局在梧州全城戒严,实行对共产党人大清剿。悉知政局恶化,长行乡支部负责人、共产党人戴锡禄即派乐明超赶往梧州,通知乐绍武撤出梧州。乐绍武考虑到农民自卫军缺乏枪枝弹药,坚持进行秘密接枪,并把接头地点改在梧州大中路福来客栈。他对乐明超说:“共产党人干革命,就不要怕杀头!”17日凌晨,反动军警突然袭击捜査福来客栈,乐绍武和乐明超在客栈内一同被捕入狱。1927年10月中旬,时年33岁的乐绍武和乐明超等一批共产党员、革命人士在梧州云盖山被国民党当局枪杀。
乐明超(1881—1927),字鸣钊,曾用名明昭、明绍,苍梧县长行乡调村人,中等富裕人家出身。乐明超小时候在村上大馆读私塾,因勤奋聪颖好学,字写得好,参加乡试时位列三甲,后被安排在旧苍梧县府内供职任文员,负责抄写工作,时年23岁。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梧州,他受进步思想影响,开始积极追求革命真理。1925年冬,乐明超与在梧州求学的堂侄乐绍武一起回到家乡调村开展革命活动,在乐绍武家中创办夜校, 1926年二三月间,乐明超和乐绍武以及桄榔村的开明人士梁希明、诰村的黎召基、黎召南等人在乐绍武家成立桄调诰农民运动协会,乐绍武任农会委员长,乐明超等3人为农会执行委员,随后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10月,戴锡禄在乐绍武家建立了中共长行支部,乐明超任长行支部戴锡禄的工作联系人。1927年3月,国民党开始在梧州清党,4月初,乐绍武到梧州,住在外家等待时机准备购枪。4月17日凌晨,反动军警突然全城戒严,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乐绍武和乐明超在大中路福来客栈等待接枪时一同被捕入狱。据乐绍武唯一女儿乐秀芬回忆,她和乐甫远(农会骨干)及乐统家(乐明超侄子)在时任梧州专员欧仰曦的秘书乐闻家的协助下曾到狱中探望了乐绍武及乐鸣超,见其遍体鳞伤,受尽折磨而坚贞不屈。就义前,狱警曾拿写好的劝降书让他俩签字,均被拒。1927年10月19日,时年46岁的乐明超等人在梧州市云盖山英勇就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