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上提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政协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
- 黄俊华深入贺州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加强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铭率队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学习
一部明清戏曲研究的创新之作
——读《明清书坊与戏曲研究》
□ 卢有泉 胡连子
廖华教授的新著《明清书坊与戏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区别于以往明清戏曲研究中主要以文本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关系等为研究对象,从戏曲的插图、评点、改编、演出、观众等角度,着重分析了明清戏曲刊刻兴盛的原因、刊刻数据及其特点等,深入探讨了明清书坊的稿源、编辑、广告发行、戏曲选本以及读者之间关系。
全书的研究目标是“明清书坊对于戏曲的影响”,沿着这一学术目标的求解路径,著者着重探究了明清书坊的稿源、编辑、广告、选本、插图、评点、改本及读者等诸多相关问题。如通过分类例举明清书坊的广告得出“多种多样的广告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戏曲的发展”这一结论,并列举出其中广告形式之多样、细致、全面。“明清书坊与戏曲选本”中关于“选本的命名、分类、篇目与戏曲研究”,从戏曲源流、戏曲特征、戏曲艺术及功能等角度分别探讨了选本的命名、分类和戏曲观念,揭示出在明清之际剧作者已经有了曲与乐府、诗词同源的观念,同时从大量的戏曲选本的内容分类中进一步得出戏曲艺术在当时发挥的社会功能。也正是从这几个方面证明了明清书坊对于戏曲的深刻影响。
本书在解读“明清书坊对于戏曲的影响”的过程中,方法的创新也颇为明显。比如表格形式的运用,既直观又清晰。借表格分析刊本所选的散出频率,反映了明代的审美风尚,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角度进行分析;将明刊《西厢记》插图的位置、版式、图解等列表,既反映了明刊戏曲插图的演变,又从中论证插图对于戏曲表演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除方法创新外,对明清戏曲研究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并释疑,也是本书逻辑论证的一大特点。
另外,就在著者分析“明清书坊对于戏曲的影响”时,也并非一味地肯定书坊的作用和影响,而是指出书坊带来的弊端与不足。论及明清坊刻戏曲的稿源以及编辑,在肯定书商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沾染上铜臭的明清书商对待稿源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像戏曲刊本改作者不改内容、改题目不改内容、稿源不受重视丢失之类的问题,都涉及到了书坊对戏曲产生的消极影响。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启示我们在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首先要在大量的文献数据的分析和思考中从新奇特别的角度进行不断深入挖掘,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要敢于突破成规,敢于质疑,带着问题意识去探索,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本书在“明清书坊对于戏曲的影响”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憾。比如在论及明清书坊与戏班合作的问题时,所举合作戏班以晚清居多,而明代的鲜有涉及,因此结论“明清书坊与戏班存在着合作关系”略显说服力不足等。这些缺憾也仅为璧中之微瑕,以明清书坊中的各个方面为切入点去研究戏曲,这本身既创新又充满了诸多的挑战,所以本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无疑对今后的戏曲研究有诸多启迪,尤其是全书清晰、严密、完整的构思框架,是非常值得初学者学习的。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