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新闻
        - 费志荣在自治区政协界别协商会上提出 加快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刘咏梅率队赴崇左市开展调研 搭建多元平台 拓宽传播渠道 构建面向东盟的文化传播体系
 - 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自治区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王乃学在自治区政协对口协商会上提出 提升服务质效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港澳台侨企业在桂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政协港澳委员活动日暨届中述职会举行 谭丕创参加
 
热门图文
        国学经典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经典 > 正文
        评国学培训机构热:国学培训,岂能“快充”?
                2022-06-08 |
                    来源:广州日报                
            评国学培训机构热:国学培训,岂能“快充”?
原标题:国学培训,岂能“快充”?
穿上汉服,捧起《论语》或《弟子规》,开始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这个场景经常出现在一些国学培训班里。有数据称,目前,全国经营范围包含国学教育的相关企业已达到4000余家。照此测算,保守估计我国儿童国学教育市场规模达135亿元。
“国学热”热了好多年,如今不但进了中小学课堂,还在社会“热卖”,各类“国学培训班”遍地开花就是例证。“热”是好事,但也容易“热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便是“热病”之一。国学博大精深,非得花长时间与大精力,难得其门而入。就如《论语》,不过12000多字,但要入门(更别说深刻领会),非得花上一年半载时间不可,可是一些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也没有这个耐心。一些培训机构抓住家长的“快充”心理,采取背诵、表演等方式对孩子进行“国学培训”,此举既满足了家长需求也暗合机构赚快钱需要,但对国学教育就是一种伤害。
国学教育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满足于“快充式”培训所得的一鳞半爪、一知半解,陶醉于“国学口红”给自己带来的虚荣,对于个人的国学水平提高作用不大。家长也要充充电,了解一些国学知识,并根据孩子天性与国学学习规律,再决定让孩子参与国学培训,相信效果就会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