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委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 正文
最是情怀动人心——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政协常委王万传
2025-04-19 | 来源:广西政协报

最是情怀动人心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政协常委王万传

□ 本报记者 肖亮升 通讯员 潘柯君 董 旭

 

  “展示中心多久能完工?”

 

  “快了。”

 

  “展示中心建好后,我们村土特产的销路会更好。”

 

  ……

 

  今年元宵节刚过,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万升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传就深入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调研,了解村里农产品展示中心的建设进度,与村干部谋划村里农产品的销路。

 

  王万传口中的“我们村”,曾是贺州6个瑶族深度贫困聚居区之一。

 

  如今,华丽转身的槽碓村干净整洁,风景秀丽,村里有民宿,山上有星空房,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我们村的变化,有王总这个‘荣誉村主任’的一份功劳。”槽碓村党支部书记赵转桂由衷地说。

 

  荣誉村主任

 

  2017年除夕前夕,时任平桂区区委书记赖春忠对王万传说:“王总你今天有时间吗?”

 

  “有啊。”

 

  “带你去个地方。”

 

  赖春忠卖了个关子,王万传也没多问。他开车,与赖春忠等人一起,翻山越岭、摇晃3个多小时才来到6个瑶族聚居村之一的鹅塘镇大明村。

 

  那一天,映入王万传眼帘的景象令人震撼:泥泞坑洼的山路,一旁是万丈悬崖,破败不堪的房屋……眼前的一切让他忍不住落泪。

 

  那一刻,王万传深刻理解了中共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也深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彼时,王万传的企业刚投产不久,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义无反顾地投身脱贫攻坚战。

 

  为助力脱贫攻坚,贺州市提出一个新思路:所有联系帮扶贫困村的企业家,担任一个村的“荣誉村主任”。

 

  王万传主动请缨,担任了6个瑶族聚居村的荣誉村主任。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为了让贫困群众“下山”,王万传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荣誉村主任的作用,和扶贫干部一起,走村入户、不分昼夜地宣传政策,耐心解答搬迁户的疑问。有些村屯甚至要跑好几趟,有时晚上10点多还在村里。

 

  按照政策,搬迁户搬到安置点后,每个家庭人均购房自筹资金2000余元,就可得到25平方米的房子。一个4口之家自筹不到1万元,就可得到100平方米房子。钱虽不多,但不少贫困户仍然掏不出钱。

 

  搬迁户实话实说:“去城里有房子自然高兴,但交不起房款。”

 

  “搬出去后,怎么养活一家人?”

 

  ……

 

  农家子弟出身的王万传最能体会群众疾苦,面对搬迁户的顾虑,他撂下“狠话”:“来我的公司上班,公司先帮大家垫付房款,有收入保证后再慢慢还款。也可以介绍大家去别的企业务工,免费培训上岗。”

 

  “哪有这种好事?”搬迁户不相信天上掉馅饼。

 

  王万传就让来自瑶族聚居村的公司员工现身说法,并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搬迁户:“你们尽管放心,外面很多企业都招收员工,只要大家愿意出去就业,我保证大家都能找到工作。”

 

  为了让搬迁户吃上“定心丸”,王万传让自己的企业为部分搬迁户垫付购房款,吸收他们到他的企业就业,或者将他们介绍到其他企业。在他企业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正常工资发放,每个月还有额外补贴。

 

  为了让搬迁户感受到家的温暖,他还赠送他们200床新棉被等生活用品,并为在公司就业的搬迁户每户赠送一台液晶电视。

 

  为了让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王万传还与平桂区人社、扶贫部门联系,在企业建立移民实训和教育基地,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一批批农民成为有技术的产业工人,走向当地的各个企业。

 

  成就彪炳史册,使命昭示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一户户脱贫家庭命运改变,一个个脱贫山乡旧貌换新颜。

 

  6个瑶族聚居村都脱贫了,但王万传至今还担任槽碓村的荣誉村主任。

 

  王万传说:“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村怎能少了我?”

 

  爱心传播者

 

  2023年冬,一位记者来到平桂区采访,用手机展示王万传的照片并随机问大明村的孩子:“认识这个人吗?”

 

  “当然认识呀,王伯伯帮了我们很多。”

 

  瑶族聚居村的孩子都打心眼里感激王万传。

 

  2018年初,王万传组织几个民营企业家到平桂区沙田镇新民村调研,发现村里有些小学生要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中午不吃饭,下午放学回家后才吃晚饭。

 

  这一情况让企业家们唏嘘不已,大家把附近小卖部的食品一扫而空,分发给孩子们。

 

  曾经当过教师的王万传更是当场决定捐款60万元,安排给6个村的小学生解决在校营养餐。

 

  经过深入调研,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王万传提交了《关于改善贺州市平桂区少数民族学生就学条件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在平桂区兴建一所民族学校,得到了自治区教育厅的采纳。2020年8月,平桂区民族学校建成,为平桂区6个瑶族聚居村和其他适龄儿童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条件。

 

  学校建好后,王万传捐资为全校学生每人定制了两套校服。

 

  有个老师说想建一个乐队,但缺少乐器和设备,他二话不说又赞助买乐器。

 

  2023年,平桂区新办另一所学校,当他知道学生宿舍还没洗手台后,马上联系教育部门,捐了40多万元……

 

  在孩子们眼里,王伯伯像个魔法师,总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其实王万传的企业经营压力不小,每挣一分钱也不容易。只是他知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2018年8月,王万传捐款45万元资助平桂区当年所有考上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

 

  捐赠仪式上,王万传对受助学生说:“送你们8个字:学有所成,回报家乡。”

 

  多年后,有个受助学生回到家乡任教,她给王万传发去一条微信:“王伯伯,当年你送我们那8个字,我一直都记得。我现在回来了。”

 

  “为你点赞!”王万传深感欣慰,马上给她推送时代楷模张桂梅的事迹,勉励她扎根家乡,回报社会。

 

  很多认识王万传的人都说,他身上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王万传说:“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有情怀,关键是要带动起来。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责任,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真正联系到一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大,人生才有方向。”

 

  义务推销员

 

  2019年春节,王万传回福建老家过年时,买了些瑶族聚居村自产的蜂蜜回去送亲友。

 

  走亲访友时,他会说上一句:“这是我们村的蜂蜜。”

 

  亲友好奇:“你老家靠海边,怎会有蜂蜜?”

 

  “是我在广西那边的村。”王万传将自己在贺州担任“荣誉村主任”的事告诉亲友,趁机给槽碓村的土特产“做广告”。

 

  此后,每年回福建,王万传都会带些村里的土特产回去,并发动亲友购买,担当“义务推销员”。

 

  爱之深,情之切。无论何时何地,王万传都会想着“我们村”。

 

  在他的价值观里,政协委员的身份,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而责任,是始终要心系国事、情牵民生,是需要永远扛在肩头的承诺。

 

  来到广西的这些年,他时刻想着如何带动更多人投资广西、投资贺州。

 

  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召开换届大会时,作为常务会长的王万传,为了给平桂区做宣传,他在会上大做“广告”:“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界的贺州市平桂区,是广西‘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企业家都来到平桂投资兴业……欢迎大家多来平桂调研考察、洽谈合作、共谋发展。”

 

  在王万传持续地宣传带动下,不少企业纷纷投资贺州。光是碳酸钙行业就有20多家企业来自他的家乡。

 

  2021年3月1日,进京接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归来的王万传与赖春忠重走6个瑶族聚居村,第一时间向群众宣讲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

 

  宣讲结束后,王万传在朋友圈感慨:“瑶族村三年巨变,人世间千载无双!”

 

  阳光洒满槽碓村,临溪小楼的白墙上,“感恩党,让我们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沧桑巨变”一行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