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上提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政协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
- 黄俊华深入贺州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加强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铭率队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学习
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
柳州市政协提案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宣布,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柳州市第六批非遗传承人名录共有87人入选!”近日,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布柳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在名录公布的背后也凝聚的政协委员的努力和心血。
2022年市政协全会期间,李钊等3名市政协委员联名递交《关于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助力柳州市民族团结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政协副主席付建文督办。2023年市政协全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持续发力,提交《关于加强非遗文化传承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大力推进我市非遗技艺转化为非遗产业的建议》等提案,助推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工作。市政协也主动跟进了解提案办理进展,积极促进成果转化,通过召开办前督办会、提案“面对面”,现场调研、电话协商、提案“回头看”等方式,对此类提案展开跟踪督办。
“政协委员们的这些提案与我们正在开展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高度契合,我局以办理政协提案为契机,于2023年1月启动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陶欣介绍,经各项目保护单位申报、各县区文化主管部门初审推荐、市级专家委员会评审、公示等程序,确定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及游艺、杂技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9个类别,共87名非遗传承人。目前,柳州市拥有非遗传承人286名,非遗保护平台66个,3个自治区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8所自治区级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学校。投入50万用于开展非遗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目前已开展40个项目的采集工作,非遗保护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
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卉答复道:“政协提案为我市非遗工作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筹备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通过继续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打造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探索非遗文创发展模式,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切实做好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市政协将通过专题协商、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持续助力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付建文说。□ 徐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