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上提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政协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
- 黄俊华深入贺州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加强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铭率队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学习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作出“培育一批‘桂字号’农业品牌”的重要指示,为提高我区农业品牌竞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自治区政协将“提高‘桂字号’品牌竞争力 助力乡村振兴”列入2022年度协商计划,组织委员开展深入调研,召开专题协商会,为进一步推进广西农业品牌建设、增强广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言献策。
让“桂字号”品牌为乡村振兴添“腾飞之翼”
——自治区政协协商建言广西农业品牌建设侧记
一批“桂字号”农业品牌脱颖而出
六堡茶是中国名茶,更是广西茶业一张亮丽名片。历经多年打造,六堡茶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日益扩大,2020年获得“广西六堡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实现了从“苍梧六堡茶”“梧州六堡茶”到“广西六堡茶”的三级跨越,2021至2022年分别获评中国茶叶最具品牌发展力品牌、最具品牌传播力品牌,六堡茶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之一。这是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三农”重要工作予以大力支持,特别是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好。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广西好嘢’农产品品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广西好嘢’农产品品牌影响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响六堡茶、茉莉花、沃柑、百香果、芒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建立健全‘广西好嘢’桂字号农业品牌建设制度体系”。
自治区政协专题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万千企业争创品牌、特色产业竞相发展、千万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局面。一批“桂字号”农业品牌脱颖而出,“百色芒果”等11个区域公用品牌上榜农业农村部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上榜数量全国领先;“陆川猪”等10个品牌入选2021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品牌、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横县茉莉花茶”等9个品牌入选“2021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100强”。运用农业品牌的效果初步显现,至2021年底,广西农业品牌总产值达1397亿元,品牌总价值达3200亿元以上,带动农村就业965万人次。
更多农业品牌期待“走出深闺”
根据《自治区政协2022年度协商计划实施方案》,自治区政协今年举行的第一次专题协商会,围绕“提高‘桂字号’品牌竞争力 助力乡村振兴”议题开展协商活动。由自治区政协有关领导率队,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部分政协委员及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有关同志组成专题调研组,于今年3月赴南宁、梧州两市进行实地调研,与新疆、福建两省区开展线上交流;4月,组织全区14个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围绕议题开展线上主题讨论活动,并先后4次召开调研报告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委员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自治区多个部门从不同角度推进农业品牌建设,自治区农业农村部门实施“广西好嘢”品牌建设,商务部门实施“桂字号”系列品牌提升工程,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商标品牌强桂战略,极大推动了广西农业品牌发展。但目前还存在品牌顶层设计落地不足、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足、行业协会推进力度不足、品牌专业队伍力量不足、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缺乏专业、高水准的农业品牌整体策划打造,力量分散、资源分散,目前尚未形成全区各部门共同认可、合力打造的统一品牌形象,在做优做强“桂字号”农业品牌、走出深闺走进大众视野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产品”少“精品”。如北海南珠,目前北海年产南珠800公斤,从事珍珠首饰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450家,珍珠产业从业人员2.5万人。然而在400多家珍珠生产加工企业中,产业结构雷同,高端品牌和自有设计较少,“多而杂乱,小而不强”的产业布局模式难以从根本上推动南珠产业向高端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有“名声”少“品牌”。如目前,梧州六堡茶通过SC认证的茶企66家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4家,“中华老字号”称号2个。大部分企业2006年以后才开始成立或者起步,产能不高,品牌影响力较为薄弱,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较低。
有“高质”少“高价”。品牌发展缺少系统规划、引导和推广,亟待强化品质科技化、地标品牌化、产品文创化、管理专业化、传播内容化,品牌保护和维权力度亟待提升。
政协建言做优做强“桂字号”农业品牌
自治区政协在《关于“提高‘桂字号’农业品牌竞争力 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中建议,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完善品牌建设方案,构建全产业链品牌机制,加大品牌创建监管,讲好农业品牌故事;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高企业创建品牌理念,打造品牌产业联盟;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行业协会组织层级,加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建立社会力量协调机制,同心同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进一步发挥专业队伍作用,开展品牌专业策划运营,建立品牌科研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财政投入作用,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拓宽品牌培育资金渠道,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品牌培育。
在近日召开的自治区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结合调研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广西农业品牌建设建言献策。
农工党广西区委提出应以“优”字为先,实施“标准化+”行动;以“改”字为主,增强“桂字号”产业装备供给能力;以“强”字为本,加快延伸“桂字号”产品产业链;以“好”字为胜,塑造“桂字号”品牌人文形象;以“护”字为重,保护“桂字号”品牌等建议。
广西螺状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清石建议,应加强对螺蛳粉食品安全的监控与管理,建立健全柳州螺蛳粉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推进“螺蛳粉+”发展模式,引领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加快产业人才开发与培养;支持柳州螺蛳粉品牌化标准化体系建设。
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富硒农业研究中心主任、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刘永贤认为,无论是“特色牌”“富硒牌”还是“长寿牌”,都是以“壮美广西”为核心内涵,统筹我区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区域影响、消费需求等多元底蕴为基础,“桂字号”农业区域品牌建设一定要与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发展,这样才能展示出“桂字号”农业区域品牌所特有的“魂”,桂字号农业区域品牌“形”“实”“魂”才能得以深度融合一体化,也会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