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履职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履职动态 > 正文
“履职清单”变为“幸福账单”——南宁市政协在助力民生福祉中彰显为民情怀
2025-04-17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履职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南宁市政协在助力民生福祉中彰显为民情怀

□ 本报记者 潘照春 通讯员 任 瑞 张 曦

 

  翻开南宁市政协的履职记录,循着时间的刻度回望,一个个感人的履职场景,一件件贴心的民生实事,勾勒出“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温暖图景。

 

  去年以来,南宁市政协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以“深入基层一线、提出一个方案、解决一个问题”为抓手,推动政协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履职尽责的“必修课”、委员作业的“必答题”,将“履职清单”变成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暖烘烘的新时代政协答卷。

 

  一线问需

  从“堵点”到“通途”的民生温度

 

  “朝阳商圈车流拥堵,停车难、过街难,怎么破解?”这一困扰市民多年的问题,被市政协提案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列入“履职清单”。通过多次座谈、实地调研,委员们提出优化交通的“组合拳”:科学设置公交线路、标牌标识,进一步优化朝阳商圈的交通组织,重塑车流和客流动线,为商圈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好的配套支持……如今,BRT车道调整优化方案进入技术性安全性论证阶段。“商圈活了,市民出行顺畅了,这才是真正的‘民生路’!”周边商户感慨道。

 

  同样受益于交通优化的还有南宁东站南广场。过去,这里因为存在“断头路”,加上标识不清,常让旅客“绕晕头”。市政协经济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提出完善附近道路交通标志指示牌的建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迅速响应委员建议,新增8块交通指示牌,优化行车路线,让“迷途”车辆有了清晰指引。“现在接客效率高多了,乘客满意度也上来了!”网约车司机不断点赞。

 

  精准发力

  从“田间”到“餐桌”的乡村振兴

 

  “辣椒、红薯卖出去,钱袋子鼓起来!”上林县镇圩乡佛子村的村民看着满载农产品的货车驶出村口,脸上满是笑意。

 

  在上林县镇圩乡佛子村和洋造村,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的帮扶足迹清晰可见:开展产业帮扶,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垃圾点、改造篮球场、架设太阳能路灯……与此同时,通过发动委员企业采购等方式,累计助销花生油、辣椒、红薯等农产品近5万元。“现在村里路灯亮了,广场修好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的土特产也不愁卖了!”谈起村里的变化,佛子村村民蓝大叔笑得合不拢嘴。

 

  产业帮扶更需“授人以渔”。市政协办公室认真履行乡村振兴后盾单位职责,协调派驻第一书记组织村两委干部赴柳州、贵港等地考察学习,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百香果和茉莉花种植项目,联系广西艺术学院到村开展“同心绘梦”美育活动,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市政协办公室派驻洋造村第一书记谢范雄感叹:“政协的帮扶不仅‘输血’,更教会村民‘造血’,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

 

  协同共治

  从“独奏”到“合唱”的升级效能

 

  “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怎么管?”面对这一城市治理难题,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主动作为,推动《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修订,助推全市158个小区新建电动自行车棚、102个小区改造地下停放场,火灾隐患大幅降低。

 

  法治护航发展,协商凝聚共识。围绕发展壮大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提出高质量协商建议,得到市政府积极采纳;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提出建立干预机制、优化“校—家—社—医”协作联动等意见建议,为学生筑起“心灵防护网”。委员们在调研中深有感触:“多部门协同发力,才能让民生实事从‘纸面’落到‘地面’。”

 

  在良庆区蟠龙片区,市政协海外联谊民族宗教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多方协调,助推东湖公园改造升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东湖公园逐渐成为市民打卡地。“环境美了,文化味浓了,各族群众的心也更近了!”市民纷纷感慨。

 

  一系列的变化,正是市政协跨界联动、资源整合的缩影。

 

  文化润心

  从“无障”到“有爱”的正向扩容

 

  在南宁市博物馆,一场特殊的展览让听障人士陈女士开心不已。过去,这里缺乏手语讲解服务,听障群体参观时“看展难懂展”。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党员委员活动小组推动市博物馆录制手语讲解视频,并联合市残联组织80余名听障人士参观。“终于能‘听’懂文物背后的故事了。”陈女士用手语表达着感动。

 

  文化惠民不止于场馆。去年春节前夕,一场“和美乡村文化艺术节”在横州市百合镇同菜村热闹上演。市政协送去的不仅是春联、演出,更是一种“精神富足”。村民一边看戏一边感慨:“在家门口看大戏、学技术,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为民建言

  从“呼声”到“回响”的民生关切

 

  百姓生活的“一枝一叶”,始终是市政协牵挂于心的民生大事。

 

  近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心用情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各专委会党员委员活动小组为单位,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三个一’实践活动”,以委员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为切入点,从中选择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开展深入调研、找准根源和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

 

  据统计,市政协立足“小切口、大民生”视角,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百件,仅2024年就推动16个民生项目全部完成,解决实际问题46个,从优化交通“小细节”到乡村振兴“大战略”,从法治建设“硬支撑”到文化惠民“软实力”,市政协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三个一’实践活动”,始终紧扣“民之所盼”。

 

  “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围绕三农、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力为民所尽,诚心诚意办实事、倾心竭力解难事,努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市政协主席杨维超表示,市政协将继续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在助推发展中彰显担当,书写更温暖的民生篇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注入更多“政协力量”。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