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上提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自治区政协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
- 黄俊华深入贺州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加强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彭健铭率队赴安徽省、山西省考察学习
做足“专”字文章 厚植“农”字本色
——河池市政协发挥专委会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本报通讯员 陈海洋 黄 河
通过完善委员“全员编入专委会”“委员进驻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室”等制度机制,组织委员为基层群众办实事35件,受益群众1500人。
支持机关联系点大化瑶族自治县仁良村发展庭院经济,相关经验在新华网等平台刊播,仁良村成为全市乃至全区乡村发展庭院经济样板。
通过组织委员开展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活动,引导广大委员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根据相关经验采写的《根植沃野谱华章——河池市政协持续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在《广西政协报》头版刊发。
……
2024年以来,河池市政协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持续深化“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不断擦亮专委会特色品牌,主动聚焦“三农”领域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为推动乡村振兴,奋力开创河池“三农”工作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学”字明方向
提升团结奋进凝聚力
市政协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广大委员团结奋进凝聚力——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履职根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领带动农业界委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敢担当善作为。
以学赋能凝聚界别委员合力,引导委员积极参加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完善机制,增强工作实效性,通过完善委员“全员编入专委会”“委员进驻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室”等制度机制,组织委员参加协商议事活动24场次,处理各种矛盾30件次,捐款捐物50多万元,为基层群众办实事35件,受益群众1500人。
聚焦“实”字下功夫
提升协商议政“精准度”
市政协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聚焦“三农”工作重点难点,把选准与“三农”有关联的题、讲好对“三农”有感情的话、办好对“三农”有利的事作为协商议政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通过专题调研、专题协商、委员专项行动等形式,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职全过程,更好发挥农业和农村委专门协商机构平台作用——
组织市政协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界委员深入大化瑶族自治县仁良村、都安瑶族自治县德康村等地开展“五送”活动,吸引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乡村一线。
围绕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召开界别协商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献计出力,以“政协之能”助推耕地恢复整治工作,守护群众稳稳的幸福。
积极推动市工商联组建河池市油茶产业协会、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进一步加快河池市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赋能添力,得到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就“河池市田园综合体建设情况”等议题开展调研和视察,实施协商式民主监督,助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落地见效。新华社信息对河池市以创建田园综合体打造农文旅融合新载体,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经验作了报道。
聚焦“联”字求创新
提升建言资政“含金量”
市政协扎实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通过组织委员开展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活动,引导广大委员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的具体实践,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根植沃野谱华章——河池市政协持续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经验在《广西政协报》头版刊发;市政协《发挥三大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经验获自治区政协领导肯定性批示。
同时,市政协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500万元,支持机关联系点大化瑶族自治县仁良村发展庭院经济,全区各级单位现场观摩10多批次,相关经验在新华网、广西电视台等平台刊播,成为全市乃至全区乡村发展庭院经济“仁良样板”,为大化瑶族自治县荣获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一类县综合评价“好”等次,并获得中办、国办肯定作为推广庭院经济典型。市政协还持续开展“联站到家进室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委员行”活动,成果显著,全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工作座谈会暨“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河池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