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区政协党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集中研讨暨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专题学习会举行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自治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 孙大伟主持并讲话
- 刘咏梅深入南宁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时提出 以数字科技赋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
- 徐绍川率自治区政协委员视察团赴北海视察
- 何辛幸率队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学习
- 钱学明在自治区政协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座谈会上提出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赞!河池市政协打响“协商在河池”乡村振兴工作品牌
“县政协委员利用‘流动协商议事室’协商平台,多次到山间地头与群众协商议事,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实现了我的创业心愿。”罗城县药王谷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谟诗在《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协商栏目中面对镜头激动地说。
今年以来,河池市政协与河池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创新开设《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协商栏目,将一个个生动的助推乡村振兴的协商故事通过全媒体平台向公众呈现,让社会各界充分感受到协商的力量,感受到“政协离我很近,协商就在身边”。
聚焦主业
提升专门协商机构效能
“全市政协系统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畅通协商渠道,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上下功夫,精心打造‘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协商平台,将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发展,推动履职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 2月17日召开的县(区)政协主席座谈会上,河池市政协主席黎丽如是说。
据了解,开设《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协商栏目是河池市政协今年开展政协工作特色“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个传播平台,用声音、画面、文字立体传播特点,综合展示河池市各级政协委员在民主协商敬业履职中的工作动态和成效,有效传播协商文化,推动政协协商提质增效。按照“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协商工作要求,今年以来,由市政协和11个县(区)政协各制作1期12分钟左右的协商节目,每月播出1期。目前,《协商之花在旺六绽放》《金诚协商有故事》《流动的协商议事室》等7期节目已陆续播出,受到了政协委员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其余县(区)正在组织逐步推进。
创新载体
打通政协协商“最后一公里”
协商之要,在于为民。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发展,聚焦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忧心事和社会热点问题,议大事、解难事、办实事,是开展“协商在河池”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推进“协商在河池”活动中,河池市政协聚焦助力乡村振兴这个重点,对协商内容、协商方式、协商主体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本着有什么问题需要协商解决,就协商什么问题的原则,重点围绕党政重视、群众期盼、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议事,力求贴近民生、有代表性,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体现人民政协微协商办大事的特点。
本着哪里有需要协商解决的问题,协商议事活动就到哪里的原则,通过会议协商、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上门协商等灵活的方式,方便群众就近协商,舒心协商。
本着问题涉及哪个界别,哪个界别的委员就加入到协商议事的队伍中的原则,通过组织威望高、素质好、眼界宽的政协委员和乡贤参与基层协商,有效解决了因为住村委员数量少甚至没有而造成的协商工作无法展开的问题,打通了政协协商“最后一公里”。
注重实效
形成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
1月20日,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定福村旺六屯“协商议事室”里,政协委员组织村委干部、乡贤及群众多次协商,达成了建设“微菜园”、“微果园”、“微鱼塘”和法制文化广场、社亭等基础设施;打造康养福地、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基地;探索文旅兴业、产业兴屯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的协商过程及成果在《协商在河池》栏目播出,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政协创新设立“流动协商议事室”,接地气地将协商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征地拆迁、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发挥出巨大潜能,解决一系列基层矛盾纠纷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画面让人耳目一新。
“协商在河池”全媒体协商平台融宣传政策、社会引导、提振信心于“协商”全过程,它聚焦党政关注的要事、民生改善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持续性开展协商议事,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促进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把政协共识更好地向社会传播,栏目开播以来,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效传播了协商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群众认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理念。
现在,“协商在河池”已成为了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协商平台,架起了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成为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品牌”,协商民主在河池迸发出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