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10-23
委员足迹印田间 产业花开富乡村——南丹县政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侧记
2025-10-23 | 来源:广西政协报

委员足迹印田间 产业花开富乡村

——南丹县政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侧记

□ 本报通讯员 谭慧君

 

  秋日的南丹县城关镇四山村,猕猴桃园里绿意葱茏,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今年果子个头大、甜度高,一定能卖好价钱!”正在采摘的罗大叔脸上写满获得丰收的喜悦。

 

  这派丰收景象背后,离不开南丹县政协“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的扎实推动。2025年以来,该县政协组织广大委员深入田间地头,以务实行动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政协动能。

 

  履职平台建在一线

 

  “多亏政协委员帮忙,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中心!”芒场镇幕麻村村民韦伯伯指着新建成的活动中心感慨道。这是县政协委员、广西三谋文旅公司负责人莫志谋投入20万元为村里援建的民生工程。

 

  不仅“送物资”,更要“送服务”。莫志谋在其运营的郦久郦杰景区设立老年食堂,为周边600多位老人提供优惠餐食,80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让留守老人吃上热乎饭,是企业应尽的责任。”莫志谋说。

 

  县政协将履职平台直接建在群众“家门口”,构建起168个协商平台网点、3个界别工作站和3个委员工作室,形成“委员下沉—民情收集—协商议事—成果转化”工作链条。通过“田间地头协商”“院坝协商”等形式,2025年以来已开展协商活动30余次,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科技赋能产业振兴

 

  在四山村猕猴桃选果场,县政协委员张宗旭正指导工人分级包装。“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300多户农户种植猕猴桃。”他的企业是全县首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水果生产企业,今年预计产量可达1600吨。

 

  产业振兴需要科技支撑。2025年7月,县政协推动举办的猕猴桃施肥管理培训,吸引150多名果农参加。发放技术资料230多份,赠送化肥180袋……这些数字背后,是县政协委员罗祖良、邓明光对接部门、打磨课程的辛勤付出。

 

  县政协委员莫志华则着眼于产业链延伸,推动与东泰公司合作生产食品、药品钙项目。“虽然矿山开采还在审批中,但项目落地后将有效带动就业和经济发展。”尽管面临原料短缺困难,莫志华依然信心满满。

 

  公益善举聚合力

 

  乡村振兴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县政协委员们各施所长,通过公益善举和精准务实建言助力乡村焕新颜。

 

  县政协委员邓溪组建公益团队,为多所乡镇学校捐资助学、改善设施;梁云祥委员设立奖学金激励学子;周文明委员既向县教育促进会捐赠,又资助乡村文体活动;周永生委员全年公益捐赠达22万元;县政协工商联组15家委员企业与19个村(社区)达成“村企共建”协议。这些善行义举彰显了委员们的责任担当。他们以“头雁效应”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建设乡村。

 

  县政协紧扣乡村振兴重点难点精准选题,组织委员围绕“培育农村专业化队伍”“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等议题开展专题协商,建言献策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参与《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纪实》史料征集,系统梳理南丹在革命老区振兴中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深厚文化内涵。

 

  从技术培训到产业谋划,从公益慈善到协商建言,南丹县政协委员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他们把足迹印在田间地头,刻在民生工程中,留在百姓心坎上,为实现乡村更美、产业更兴、农民更富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