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幸福“夕阳红”
西林县政协为养老服务“把脉开方”
西林讯 如何让全县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近期,西林县政协紧扣年度协商计划,组建专题调研组,通过“走出去学+沉下来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的路径。
调研组先后赴兴业县、北流市以及巴马瑶族自治县考察学习。兴业县“公建民营”模式实现了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其打造的养老、医疗、康复、文体综合服务体系颇具借鉴意义。北流市构建的“1+6+N”养老服务网络,以及将运营绩效与评优评聘挂钩的管理机制,为优化公办机构管理提供了参考。巴马瑶族自治县依托“世界长寿之乡”品牌,打造“五位一体”高端养老体系,为同属“世界长寿之乡”的西林探索特色路径打开了思路。
在汲取外部经验的同时,调研组深入本县康养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实地摸排。截至2025年9月,西林县60周岁以上老人已达20658人,现有3所养老机构共提供586张床位,城中社区爱心食堂以“六方共担”模式试运营,反响良好。
调研组也发现了西林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多重挑战:缺乏统一长远规划,政策保障待健全;部分设施存在无空调、活动空间狭小、饮水安全风险、无障碍设计不足等问题;服务层次偏低,助餐、助医等上门服务未拓展,医养结合、智慧养老仍是空白;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培训机制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部门协同及标准化建设滞后。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结合县情提出系列建议:将养老纳入县域发展全局,编制中长期规划,统筹城乡布局,预留养老用地用房,拓展社会化养老空间。补齐设施强基础,加大财政投入,申请专项基金,落实优惠政策;改善现有机构硬件条件,解决饮水安全等紧迫问题,推动乡镇敬老院提级改造。创新模式扩服务,探索“社会+家庭”联动养老,发展上门服务与智慧养老;依托“世界长寿之乡”及“千年句町九香西林”文化品牌,发展“养老+文旅”、开发特色营养餐,打造特色养老品牌;推动“医养结合”落地,促成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积极申报医保定点。强化人才增支撑,与高校、就业中心合作开展专业培训与认证;出台激励政策,吸引高级护理、康复人才。凝聚合力强保障,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破解协同难题;加强培训监管;加大正面宣传,强化安全服务监管。
西林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踪建议落实情况,以精准协商和务实监督助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全县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提升。 (王文飞 黎柳杏)
- 第 1 版: 要闻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境界
- 第 2 版: 精选 “小协商”暖了“早到娃”——南宁市政协与邕宁区政协联动守护学生安全
- 第 3 版: 关注 政协协商助力少数民族聚居区基层治理——以凌云县政协履职实践为例
- 第 4 版: 导读 60%全球专利领跑!AI激活数字经济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