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9-09
桂北风光好 委员添彩笔——广西政协报社赴恭城、灌阳、荔浦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2025-09-09 | 来源:广西政协报

桂北风光好 委员添彩笔

——广西政协报社赴恭城、灌阳、荔浦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 本报记者 蒋艳丽

 

  初秋的桂北,青山叠翠,碧水蜿蜒,在绿水青山间,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8月25日至28日,广西政协报社采访组一行深入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灌阳县、荔浦市,走进田间地头,探访企业车间,聆听履职故事,切身感受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聚焦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履职实践与丰硕成果。

 

  油茶飘香

  政协建言“打”出产业新天地

 

  “咚咚咚,咚咚咚……”清脆的打油茶声,是恭城瑶乡最动人的音符。这碗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油茶,如何从家常饮品升级为富民产业?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持续聚焦,深入调研,精准建言。

 

  “如何让‘恭城油茶’做大做强,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徐朝凯介绍,为构建油茶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油茶产业链,县政协组织了多次专题协商和视察监督,从油茶标准制定、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文化挖掘等方面,经过调研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并推动县委、县政府出台专项发展规划,推动建设恭城油茶小镇,全力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平台,助力恭城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恭城瑶族自治县油茶原辅料种植面积约24万亩,产量超15万吨,县域内拥有6家油茶加工企业、200多家辅料加工作坊、420家油茶餐馆。全区经营恭城油茶的餐馆达2200多家,其中63家餐馆获评“恭城油茶制作标准门店”。2022年11月,“瑶族油茶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走进恭城燕新路工业园的桂林新欧记食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传统工艺完美结合,全自动生产线上,一罐罐“小金碗”预包装油茶“鱼贯而出”……“我们要用好‘人类非遗’这一品牌,加强油茶文化与品牌的融合。”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桂林新欧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燕玲说。

 

  采访中,最让人陶醉的是瑶乡美丽的乡村景象。在西岭镇,随处可见鸟语花香、树荫成林,小桥流水潺潺,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三五好友在凉亭下纳凉小憩,享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生活。这美丽的画卷背后,凝聚着西岭镇政协委员工作站的智慧。恭城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西岭镇政协委员工作站负责人朱兰平坦言:“在基层,有问题找政协委员,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为解决西岭镇下辖村屯群众出行问题,2024年,县政协联动交通、农业、财政等多个部门,将停滞两年之久的峻营道路重新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水稳层、护栏等设施建设,预计今年下半年铺设完成。届时,这条长17公里的道路将惠及全镇5个行政村近1.2万名瑶族同胞。

 

  生态产业

  政协助力深山结出“致富果”

 

  初秋的灌阳,群山如黛,绿意盎然。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灌阳县政协以务实的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深山的特色资源焕发出新的光彩。

 

  夕阳西下,高山源山苍子基地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下午五点半,金色的阳光洒满群山,收购点前已渐渐排起了长队。村民们骑着摩托车、开着三轮车,载满一袋袋刚采摘的山苍子前来售卖。“今年价钱还不错,这一季我就增收了两万多!”正在卸货的村民邓大叔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灌阳县政协委员、桂林市灌阳县高山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文晓进介绍说,山苍子全身是宝,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日化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山苍子作为我们的特色产业,投入低产值高,果实可食可入药,花开时节更是吸引游客打卡赏玩,是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果’。”文晓进告诉记者,2024年,他经营的山苍子油加工厂,收购来自全国各地的山苍子,年榨油200多万公斤。与此同时,他还联合其他山苍子种植户,积极探索开设农家乐,推出山苍子系列特色佳肴,助推“山苍子+”产业蓬勃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灌阳县政协以委员工作站为依托,采用‘界别委员+种养能手’模式,对种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精准挂钩服务,搭建起了政协委员服务乡村振兴的坚实桥梁。”灌阳县政协主席陈礼兵表示,政协委员中的科技专家积极深入龙头企业,推广“订单农业”,推动山苍子从分散种植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让深山特色资源变成群众增收的“致富果”,绿了青山,富了百姓。下一步,县政协还将持续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在品牌培育、产销对接等乡村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以实际行动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链”上发力

  政协牵线壮大特色“产业林”

 

  享有“中国衣架之都”“南方食品名城”美誉的荔浦市,深谙产业集聚与链条延伸的重要性。荔浦市政协将服务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履职重中之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动能。

 

  “我们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突出‘链式’思维,鼓励委员特别是企业家委员现身说法,争当‘红娘’,以商招商的形式,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荔浦市政协主席蒋战平介绍,聚焦衣架家居、食品药品等主导产业,政协主动对接目标企业,积极参与招商活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延链、补链、强链献计出力,推动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形成了集聚发展的“强磁场”。

 

  值得点赞的是,在政协的积极牵线搭桥下,今年6月,桂林联诚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寻找到了“市场”合作伙伴。“我们已经和东莞市红枫衣架实业有限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将共同出资6000万元在荔浦创立塑料衣架家居企业,以弥补荔浦在生产高端塑料衣架产品上的空白,为荔浦打造百亿衣架家居产业贡献力量。”荔浦市政协委员、桂林联诚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汉锦如是说。

 

  在南方保联集团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万级净化米粉生产车间里,2条自动化巴氏杀菌线、4条鲜湿米粉智能生产线、8条方便米粉生产线正有序运转。洗净的大米自动倒入搅拌机,经过16道自动化工序后,就成了一袋袋真空包装好的米粉。

 

  荔浦市政协委员、南方保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礼科告诉记者,公司着眼于荔浦是中国南方食品名城的食品“窗口”,深耕芋头、马蹄、米粉、屠宰等产业深加工领域,并持续延伸米粉、荔浦芋等特色产业链,已形成集原料、生产加工、先进保鲜技术、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政协就像是我们的‘企业发展顾问’,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提供最需要的帮助。”潘礼科感慨地说,在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荔浦市政协提供了全程服务,不仅帮助对接上游原料供应商,推动建立5000亩原料基地,还牵线下游销售渠道,促成了企业与盒马鲜生、京东超市等达成合作。企业先后荣获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荣登桂林市企业50强榜单。

 

  从恭城油茶的浓郁醇香,到灌阳山苍子的独特药香,再到荔浦产业集聚发展的澎湃动能,桂北三县市依托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在这幅绚丽的乡村振兴画卷中,政协的力量笔墨酣畅,委员的担当熠熠生辉,共同谱写着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崭新篇章。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