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9-02
抢占新赛道 培育新动能——玉林市政协“玉事好商量”共谋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
2025-09-02 | 来源:广西政协报

抢占新赛道 培育新动能

——玉林市政协“玉事好商量”共谋新质生产力提升路径

□ 本报通讯员 刘乔芳

 

  “组建新能源产业联盟,定期发布‘有什么’‘缺什么’两张清单,精准强链补链。”

 

  “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零碳新工业’体系。”

 

  “氢能突破、科创赋能,打造面向东盟的低碳动力样板。”

 

  ……

 

  近日,玉林市政协联合市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玉事好商量”全媒体协商。政协委员、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聚焦“抢占新能源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议题,共同为玉林新能源产业发展聚识、聚智、聚力。

 

  把脉问诊,精准剖析发展瓶颈

 

  当前,玉林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步形成覆盖清洁能源发电、锂电材料、氢能装备等多领域的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口径电力装机容量比例达72%,抽水蓄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华友锂电项目引领形成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产能与外贸实现“双跨越”,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下线了目前中国最大马力商用燃氢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全区唯一可同步全覆盖全系新能源动力的生产企业。

 

  尽管成绩显著,但玉林新能源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产业链上游缺乏烧碱、双氧水等关键原材料企业,下游电池、整车企业不足;电力65%依赖外调,科技型企业规模小、研发弱,氢能、锂电等领域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玉林市政协常委、玉州区政协主席杨树信直言。

 

  园区配套衔接不够、充换电设施不足等问题同样制约产业发展。玉林市政协委员、广西万众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潇潇补充道:“深海排放管道、化工泊位等关键设施尚未完全建成,城乡充电设施分布不均衡、维护跟不上,影响新能源汽车推广。”

 

  聚智献策,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协商中,针对委员提出的瓶颈问题,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梁前表示,玉林市将聚焦化工材料、新能源电池、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精准招商、政策扶持,用好东盟合作区政策红利,推动产业链完整化、高端化。玉林龙潭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东显介绍,园区正加快引进固态电池、储能设备等配套企业,今年计划引进10家以上相关企业。

 

  在能源保供方面,玉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李旭中回应,将加快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推进玉林红岭核电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能源规划,全力保障临港工业用电需求。龙潭产业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首批40万千瓦风电前期工作已完成,将显著提升绿电供应能力。

 

  科技创新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玉林市科技局副局长韩忠文建议实施“四大工程”:培育科技型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攻关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先进燃烧开发中心主任宁德忠表示,将持续投入氢燃料发动机研发,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彻底解决“喷得准、烧得稳、寿命够”的“卡脖子”问题。

 

  汇聚共识,强化发展“硬支撑”

 

  完善的配套设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玉林龙潭产业园区已建成多个深水泊位,正加快深海排放口、内部路网和化工码头功能区建设。协商中,委员们一致建议,加快推进化工园区认定,打通出海铁路通道,提升园区配套水平。

 

  玉林市财政局副局长陈霞介绍,通过财金联动、绿色信贷、政府基金直投等方式,已为企业提供强劲资金支持。2025年已争取工业振兴资金超5000万元,绿色贷款余额达430亿元。

 

  针对充电设施短板,与会委员建议,优先布局城区充电网络,争取专项债支持,提升智能化运维水平。玉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姚怀强提出,将完善充电网络、优化采购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公共机构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从“绿色发电”到“多元应用”,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融合”,玉林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通过此次协商,各方进一步凝聚共识、明晰路径、汇聚合力,加速构建安全可靠、布局合理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新能源发展的“玉林样板”,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征程中书写玉林绿色发展答卷。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