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8-02
薯叶志
2025-08-02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王 淼

 

  番薯叶,曾蜷缩在粗陶碗底,在猪食槽里沉浮,纤维粗糙,嚼不烂、吐不出,是贫苦人吞咽下肚的艰难滋味;而如今,它却洗尽铅华,跃上餐桌成为备受追捧的“超级食物”——这番蜕变的背后,横亘着一条由卑微通往尊严的迢递长路。

 

  这卑微生命,却也曾牵扯进历史苍茫的褶皱里。相传南宋幼帝赵昺被元兵追迫,仓皇南奔至广东潮州,在深山古寺中暂避。饥饿兵卒与无计可施的僧人,只得在庙旁采撷番薯叶聊以充饥。饥肠辘辘的赵昺竟也吃得津津有味,感念其饱腹之恩,遂赐名“护国菜”。潮州诗翁张华曾以竹枝词讽喻其事:“君王蒙难下潮州,猪嘴夺粮饷冕旒,薯叶沐恩封护国,愁烟掺绿自风流。”——护国菜之名,字字如针,刺入历史肌理深处:护国者竟需仰仗草芥以苟活,这“护”字岂非绝妙讽刺?

 

  这传说虽有其穿凿之处,比如明代方入中华的番薯,又如何入了宋人的口?然而,传说内核却如一枚铜钱,总有两面:一面是天子落难,方知百姓盘中无粮的苦楚;另一面则是七岁幼帝终究在崖山蹈海,护国菜护住了片刻饥肠,却护不住飘摇倾覆的江山。历史中那些真正护住天下苍生的,何尝不是这看似卑贱却生生不息的叶脉?它们默默在泥土里扎根,在风雨中挺立,让山野间的烟火气得以不绝如缕。

 

  童年光影里,番薯叶的梗须一根根在母亲指间被撕开,深绿外皮剥落,母亲指甲缝里便浸染了洗不净的泥黑。笨拙的我常常只是陪伴在旁,听母亲絮絮讲述往事。她声音里常裹挟着医院那消毒水弥漫的往事:我烫伤住院时,交通不便,母亲每天需辗转三趟公交车才能赶在探视时间到达。隔着冰凉的玻璃窗,我懵懂无知,全靠好心病友将我抱起,让母亲能看见我。其中一位病友,来自附近村庄,煮猪食时不慎跌入滚沸大灶,导致全身大面积烫伤。可纵然遭遇如此劫难,她竟依旧笑着宽慰自己。

 

  苦难如藤蔓攀爬在岁月里,而生命竟总能从缝隙中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绿意。时光流转,养生之风拂过都市餐桌,原本卑微的番薯叶竟迎来命运转折。农科院的暖房里,叶片在精密调控的湿度与温度里舒展身姿,农学家们俯身于育种试验田,精心筛选、培育,终于驯化出“叶用甘薯”。这品种的叶子柔软细腻,早已褪去了昔日粗砺如砂纸的口感。营养学家的研究更揭示出平凡叶片里深藏的宝藏:β-胡萝卜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它们以科学之名,为这古老植物披上了“超级食物”的华彩新衣。

 

  如今,我的伤口早已在岁月里结痂,渐渐淡去。然而每当面对盘中青翠欲滴的番薯叶,那缠绕在味蕾深处的记忆便悄然苏醒——母亲指甲缝里的泥黑,病床上那带着烫伤疤痕却依旧传递温度的手臂,还有那位病友讲述被大面积烫伤时,眼中闪烁的微弱却不肯熄灭的微光。它们与眼前这盘菜叶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滋味。

 

  当我在键盘上敲下这些蔓生的琐碎记忆,仿佛又一次坐在母亲身旁,细细撕开番薯叶坚韧的梗。这些微末的旧日时光,被无形之手扦插于记忆的沃土之中——它们竟也如那番薯的藤蔓一般,在岁月里悄然向下扎根,向上展叶,顽强地繁衍、延伸,枝枝蔓蔓,无声无息。

 

  盘中的青翠,已不仅是蔬菜的色泽。它由无数坚韧生命的汁液染就,是无数双在泥土里摸索、在伤口中挣扎的手所传递的体温;它承载着历史烟云中未能言尽的叹息,也映照着当下每个平凡日子里的微光。原来卑微深处,自有不屈的根系穿透黑暗;时光的泥土里,每一次无声地向下扎根,都为了最终向上撑开一片浓荫——这浓荫默默覆盖着人间烟火,用最朴素的姿态,为我们撑开一片永不沉沦的苍翠天空。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