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7-01
烽火儒将周子昆:补丁衣裹报国心
2025-07-01 | 来源:广西政协报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复兴力量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

 

烽火儒将周子昆:补丁衣裹报国心

□ 施洋洋

 

  赤坑山蜜蜂洞内,寒夜如铁。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与战友藏身于此,多日粒米未进,唯有草根和玉米芯果腹。1941年3月13日黎明前,叛徒的枪声响起……这位新四军的重要缔造者与卓越指挥员,生命悲壮定格于40岁。

 

  周子昆,1901年生于广西桂林清寒之家。15岁丧父,家境濒绝,靠母亲织布与外祖母接济苦读成才。目睹军阀混战、国势沉沦,1920年他怀抱救国热忱投军。1925年6月,当旧桂系军阀刘震寰在广州叛乱时,周子昆毅然脱离旧阵营,投身共产党掌握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在共产党员的引领下,他支援省港大罢工,思想升华,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一生献给民族解放事业。

 

  北伐烽火中,叶挺独立团战旗所指,周子昆无役不从。智取汀泗桥、勇克贺胜桥、直捣武汉三镇,他由排长一路擢升为营长。南昌起义枪响,他随军转战闽赣粤湘边界。艰苦转移中,他带头背负牺牲战友遗留下的步枪,肩上常扛3支。面对劝阻,他坚定道:“别小看这支枪,到了井冈山就成一个班。”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整编时他率领的一营不仅人手一枪,还多出10余支。毛泽东得知后盛赞:“周子昆这个营长很有远见!”

 

  毛泽东、朱德慧眼识才,亲自点将,任命周子昆为红四军教导队副队长。这位“红军教头”倾注心血,讲授战术技术,带领操练,为初创的红军培育了大批骨干。

 

  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血火岁月里,周子昆的军事才华粲然生辉。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役,他亲派侦察兵锁定敌军张辉瓒师主力,率部以“风卷残云之势”抢占万功山,生擒敌酋。第二次反“围剿”,他如“高山滚石”击溃公秉藩师,敌军惊呼“简直从天而降”!他屡建奇功,荣获的二等红星奖章铭刻着赫赫战勋。

 

  长征路上,周子昆拖着曾3次负伤并患肺结核的病体,率红九军团二十二师血战后卫。部队损失严重,共产国际顾问李德欲加罪于他,幸得毛泽东挺身保护。到达陕北后,他历任红军总司令部第一局局长,一度代理总参谋长,在指挥中枢殚精竭虑。

 

  抗战烽烟起,党中央委派周子昆参与新四军组建。1938年新四军在南昌成立,他任副参谋长兼教导总队总队长,成为叶挺、项英的得力臂助。他主持制定《参谋工作条例》《军事工作条例》,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他倾注心血教导学员,以自身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与实践经验,培养了大批军政骨干。他更以身作则,衣着鞋袜补丁叠补丁,与战士同食,告诫官兵“不要和国民党军比生活,而要比作战本领,比对国家民族的贡献”。1940年,投身革命十五载未归家的他惊悉噩耗:妹妹贫病而亡,母亲肺病垂危。他强忍锥心之痛写下的家书字字泣血:“我真是欲回不能……我乃是一个前途远大的革命者,决心牺牲自己的一切……而为人类幸福与解放向前奋斗。”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九千将士遭八万顽军围困。周子昆协助叶挺指挥部队浴血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损失惨重的绝境下,他与项英等10余人突出重围,隐蔽于赤坑山。面对顽军严密封锁搜山,他嚼草根饮雨水,依然以坚定的信念鼓舞同志:“干革命是随时要准备牺牲的……我们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冲出去,找到部队继续战斗!”这份绝境中的坚守,最终在蜜蜂洞被叛徒的子弹终结。

 

  1955年,周子昆忠骨安葬南京雨花台。松涛阵阵,铭记着这位八桂赤子的丹心:补丁衣裹的赤诚,岩缝呐喊的忠诚,“很有远见”的智慧与“铁军”儒将的风骨,已熔铸成刺破长空的信仰之光,永远照耀复兴征程。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