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04-22
科技赋能“智造”新浪潮——广西政协报社到贵港市港北区开展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2025-04-22 | 来源:广西政协报

科技赋能“智造”新浪潮

——广西政协报社到贵港市港北区开展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 本报记者 蒋艳丽

 

  实现电子电路板产业从无到有,打造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三中心一基地”,赢得“好电车 贵港造”美誉……贵港市港北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在港北区政协及广大委员的助推下,聚焦特色产业链,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成功入围2024年西部百强区。

 

  4月10日至11日,广西政协报社采访组到港北区,走进企业车间,与委员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港北区政协与中心大局同频共振,为港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生动实践。

 

  “智造车间”颠覆传统生产模式

 

  30秒下线一辆整车,管材加工精确度误差小于0.5毫米,全部是机器人电焊……走进广西绿源智能工厂原料加工车间,偌大的车间里,只见原材料钢管经航吊吊到激光切管机,一截截钢管鱼贯而出,机器人正在焊房里有条不紊地作业着。

 

  “智能化工厂能够实现产能、产值、品质大幅度提升,成本大幅度下降,从制造向‘智造’,绿源贵港智能工厂是绿源‘智造’的新飞跃。”港北区政协委员、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亚介绍说,项目从开工奠基到竣工投产仅用了259天,集成了目前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作为行内智能化标杆工厂,绿源电动车广西基地拥有自主研发的“超强大脑”——MES系统,能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获取、分析和所有工序的互联互动,确保每一辆成品车下线都经过多重检测,达到100%的开箱合格率。“我们始终坚持科技与产品创新,这两年,以液冷电机等一批核心技术为代表的绿源电动车成为市场新潮流主选,就是最好的证明。”

 

  “港北区政协始终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工作思路,通过引导委员企业发挥优势‘以商招商’,通过引进一家企业、打造一个集群、发展一个产业,实现了新能源电动车产业规模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链条从短到长的飞跃。”在港北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已引进电动车企业100多家、建成投产50多家,其中包括爱玛、绿源、台铃、欧派、五星钻豹等六大头部电动车品牌,成为全国第四大电动车生产基地。港北区政协主席潘君学表示,下一步,城区政协将充分发挥政协智力密集优势,围绕推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热点领域,深入调研、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为港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电子电路聚链成势发展迅猛

 

  裁边、钻孔、磨板……20余道工序后,一块块覆铜板就成了一块块电路板产品。在广西荣晟电路有限公司,记者见到的都是自动化设备运转。

 

  “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汽车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电路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及东盟国家,发展前景非常好。”港北区政协委员、广西荣晟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长波表示。

 

  PCB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港北区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智能化赋能新型工业化,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与此同时,港北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行动,确立印制电路板(简称PCB)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布局了产业园,积极打造PCB线路板制造产业集群。2025年2月,贵港市电子电路产业鲤江园开工、牛河园开园,预计两个园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达60多亿元。

 

  “由政协牵头引进的8家PCB企业及配套企业,目前开工建设3家、已投产4家。下一步我们将会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服务、更大的举措,助力园区PCB产业聚链成势,让其成为港北经济的新动能、新活力。”港北区政协副主席黄强认为,对于落户企业,要深化生产要素改革,着力降低PCB企业水、电、污水处理等生产成本,积极协助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在电力、人才引进、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确保企业招得来、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

 

  建言献策赋能更好未来

 

  “要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打造差异化大模型应用场景,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鼓励校企联合开发实训项目,建立科学教师与产业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提升应用型人才供给。”……走进港北区政协广开电气委员联络室,记者就被这热烈的讨论氛围所吸引。

 

  港北区政协常委、广西广开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伟国告诉记者,进驻广开电气委员联络室的经济界政协委员共65名,委员联络室依托“港北政协委员经济沙龙·微协商”活动平台,探索建立“主题沙龙”“链主茶话会”“委员帮帮团”等活动载体,致力于打造“中小微企业发声站+政企直通车枢纽”,就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经济热点话题协商议事、建言献策,不仅打通了委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给委员企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4年,我们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快电动(三轮)车及零配件国际交易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提案,其中相关内容和建议,得到贵港市委、市政府和港北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并采纳,着力打造千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港北经济发展,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每一个委员都在积极努力。”

 

  政协工作优势在委员、潜力在委员、活力在委员。为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港北区政协积极搭建平台,推进委员联络室建设,着力在建、管、用等方面下功夫,力争使委员联络室成为委员履职能力的“加油站”、建言献策的“议事厅”、建功立业的“大舞台”。截至目前,港北区共建立委员联络室13个,并不断升级扩容,聚焦县域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宏观大事”,关注社区建设、小区物业管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民生小事”,以“小切口、可操作、能见效”为原则,力求协商议题“选得准”、协商成效“接地气”“聚人气”,推动委员参与基层协商常态化,让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更加主动、更为经常、更有成效,更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港北区经济社会稳步前进。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