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2-08-16
乡风家风民风 文明蔚然成风——田东县实施“三大工程”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16 | 来源:

乡风家风民风 文明蔚然成风

——田东县实施“三大工程”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 周章师


将移风易俗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重要内容,强化理论武装和率先垂范;

组织全县党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形成党员操办红白喜事报备及视实际情况控制宴请桌数制度;

各村将移风易俗融入到村规民约中,重点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陋习……

“近年来,田东县通过实施党建引领、红色文化引领、典型示范引领‘三大工程’,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全县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田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玉萍说。


党建引领移风易俗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群众自治主体作用,田东县下发《开展移风易俗统一行动实施方案》《创建移风易俗示范村活动方案》,明确移什么风、易什么俗、怎样移风易俗,聚焦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问题,高位推进移风易俗。

朔良镇那娄村党支部坚持乡村振兴文明先行,把诚信教育列入“村风、民风、家训”建设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信用村”创建工作。全村无不良贷款记录,许多农户通过信贷发展生产走上富裕之路,那娄成为田东县有名的“信用村”。

印茶镇立新村当令屯退伍军人、共产党员黄忠旭,去年结婚时,在老家简单宴请亲戚6桌。而在以前,婚宴往往要摆上几十桌,宾客大吃大喝几天才散场。

为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党员自我约束,带动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田东县组织党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5000多份,规定非直系亲属礼金不得超过100元。

田东县各村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将移风易俗融入到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议的议程中。

“我们村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日常生活规范村民道德行为,让‘软规矩’变成了‘硬约束’。”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城镇大诺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师说。


红色文化注入活水


田东县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打造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三个一”志愿服务品牌。

打造一批移风易俗教育基地。田东县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和百谷红军村、真良村、巴麻村、那恒村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串点成线,以拓展一批移风易俗教育基地、选树一批模范典型、打造一批示范村屯等为切入点,形成“红色基因+志愿服务+移风易俗”深度融合、薪火相传。

打造一支志愿服务讲解员队伍。建设以党政领导干部、红军后代、乡贤、能人、中小学生等为代表的志愿服务讲解员队伍,深入乡村、社区、机关、学校宣讲革命先辈家教、家风、家训,发挥文化传承和浸润作用。

打造一批文明实践品牌。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文化、科技、医疗“三下乡”活动,文明乡风劝导等志愿服务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每到重阳,我们村通过屯级村民理事会发动村民自筹经费、在外工作人员及爱心企业捐款等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60岁以上老人开展游园和文艺演出活动,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品等。重阳节已成为我们村名副其实的敬老节。”作登瑶族乡新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忠清如数家珍。


典型示范成风化人


田东县注重抓好先进典型选树,通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芒乡人、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邻居、好婆媳等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和宣传农村勤劳致富、孝敬父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移风易俗等先进典型事例,适时曝光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的反面典型,推动建立文明乡风“红榜”“黑榜”,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围绕建设乡风文明目标,发挥道德模范引领作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田东县开展9个“十佳”典型、最美人物评比,道德模范讲堂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宣传栏等,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充分挖掘道德模范在移风易俗中的闪光点、新鲜事,以榜样引领好风气。

深入乡村排查陈规陋习,形成重点整治清单。通过志愿者入户宣传引导等方式,有效带动村屯树立文明新风。

“经持续正面引领,现在我们村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厚养薄葬已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和实际行动。”百色市创建移风易俗示范村印茶镇立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新梅如是说。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