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画出同心圆
——岑溪市政协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农战耀 通讯员 陆此伟
“回望‘十四五’发展成就,展望‘十五五’光辉前景,我们更加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进一步做好‘四个凝聚’工作,为‘十五五’良好开局贡献力量。”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助力岑溪石材建材、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升级改造。”
岑溪市政协主席韦学文说,建言永远在线,责任始终在肩,政协委员争当助推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派、实干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助力、增活力、聚合力。
在思想交融中凝聚人心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实践的指南。
岑溪市政协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提升了政治自觉,引发了思想共鸣:人民政协作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必须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改革共识,聚焦党政中心工作履职尽责,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思想获得了根基,行动就有了方向。今年4月,岑溪市委书记赵春雷肯定了市政协全会上的18份建言,批示要求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研阅,研究破解制约岑溪市高质量发展的难题,把政协委员智慧结晶转化为推动岑溪发展的实际成效。
在攻坚克难中凝聚共识
岑溪不仅有花岗岩,而且有稀土,但也面临开采等难题。民主党派界委员蓝世聪建议,建设“稀土资源绿色开发与利用+冶炼分离综合回收利用+下游产业延伸与应用”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全国稀土产业新高地。
推进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去年,岑溪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在广西高峰陶瓷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全智能2号生产线情况;在广西联辉陶瓷有限公司,得知公司光伏项目平均年发电量1056.4万千瓦时,每年能减少3232.5吨标煤。通过调研分析,工商联界委员黄艳洁提出,陶瓷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和技术创新,形成“原料开采—深加工生产—废料循环利用”的产业链闭环,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水平。经济界委员曾婵建议,大力布局光伏、储能产业链项目,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落地。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的建议,正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的规划与实施,展现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岑事好商量”中凝聚智慧
为百姓传心声,为民生建真言。岑溪市政协积极搭建“一站三室”委员联系基层群众履职平台,深入开展“岑事好商量 为民办实事”协商议事活动,全市300多名政协委员全部分别入驻15个委员联络站履职。2024年以来,提出意见建议130多条,协商协调整合各类资金935万多元,助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盏路灯,点亮乡村。今年,市政协“一线协商”助推马路镇善村村平塘片安装的100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村民们的夜生活,惠及9000多村民。
玉梧大道西段提质工程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但在大门处有100多米行人道没有同步进行施工改造。曾晏来委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后,市政协组织三级站委员开展实地调研,与相关部门开展协商座谈,商讨解决办法,经努力,项目业主落实建设资金110.3万元,对行人道、排水沟进行了提质改造。
在团结合作中凝聚力量
岑溪市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重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用,沟通重要事项,商量重大问题,注重安排发言,重视提案督办,把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去。
岑溪市政协副主席、梧州市致公党成员李钧文在梧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作《推动梧州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的大会发言,助推梧州市编制《梧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课题研究》,促进了岑溪航空护林场站的落地建设,并推动了岑溪市综合性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前期工作的加快开展。
岑溪市政协委员主动作为,投入“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立足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通过直接投资、引进项目、技术扶持等多种形式,牵头或参与实施的各类涉农类项目共计10个,投资额共14735万元,项目类型涵盖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有效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
- 第 2 版: 精选 智汇边关谋发展 力行实干促振兴——宁明县政协“智囊团”为边境发展注入新动能
- 第 3 版: 关注 内需战略再升级 “民生导向”激活大市场新红利
- 第 4 版: 导读 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