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政协报新闻中心(广西政协报创办的权威新闻综合网站)
投稿热线:0771-8802228
投稿邮箱
政协报数字报
当前位置:广西政协报首页 > 政协报数字报
2025-10-18
数智化赋能“一老一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下的照护行业新蓝图
2025-10-18 | 来源:广西政协报

数智化赋能“一老一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下的照护行业新蓝图

□ 黄文健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入,给“一老一小”照护领域带来了显著的技术赋能,既推动了行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借助智能评估系统,能够精确指引行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人才教育层次、管理效能及科技应用能力,以匹配未来“一老一小”照护行业的动态发展需求。

 

  一、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中的痛点

 

  培养体系尚未完善。目前,“一老一小”照护在我国虽逐步发展,但相应的人才培养还处在探索阶段,我国托育服务与养老照护领域均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其中托育服务人才缺口达50万,养老照护人才缺口亦逾百万。既有的教育体系普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讲授,内容多为基础理论知识,难以契合现代托育服务与养老照护行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一线教师实务经验丰富,但倾向于依赖传统经验进行新内容创作,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关注与学习不足,尤其在个性化、创新性及综合性方面表现欠缺。教师在信息技术及数智化工具运用上的熟练度不足,不擅长借助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成效,限制了教育效果的发挥。

 

  实践环节存在短板。当前教育培训体系过度聚焦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与强化有所忽视。理论与实践间的断层导致培训成效未能充分转化为实践能力,无法契合托育行业对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的紧迫需求。

 

  二、数智化技术对职业教育的驱动与创新价值

 

  智能化课程设计及教学平台建设。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与行为,自动调整教学计划与学习路径。通过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可以及早发现学员的学习盲点并解决。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教学平台的数据,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虚拟仿真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模拟婴幼儿照护及养老护理流程,增强其操作技能。例如: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均建立了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过构建大模型驱动的数字人学生,实施“教学实践—画像分析—诊断反馈—策略推荐”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数字化应用水平。

 

  智能化精准评估与反馈机制建构。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估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评估中可能存在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例如,AI技术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语音分析,实时监测学员在实际护理操作中的表现并反馈。这一智能化评估机制使得教育评价更加精准和客观,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即时且科学的评价数据,帮助他们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调整。

 

  三、数智化赋能下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混合模式。借助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混合模式,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通过VR、AR技术以及现场实训等,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多元个性化的教育路径设计。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学习路径才能谈得上真正的“个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智能教育平台能根据学员的学习进度、兴趣、接受程度,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路径。

 

  智能化教学评估体系构建。借助智能化教学评估和监测系统,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学员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估。通过智能评估系统,学员能获得更科学的职业发展建议,同时为教育机构提供科学的教学改进依据。

 

  引入数智化手段,促使培训与教育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与国家当前倡导的“智能+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为行业的革新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通过智能化评估体系、个性化教学策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托育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全方位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既顺应了国家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为切实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培育符合现代教育标准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主管 · 广西政协报社主办
广西政协报社新闻网络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电话: 0771-8802249
欢迎关注报社公众号
欢迎关注报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