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庆萍
一次偶然的广西柳州之旅,让我与螺蛳粉结了缘。这缘分简简单单,干干脆脆,大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之感,亦有“一眼便是人生”之妙。这扯不断的情结,固然还是柳州螺蛳粉那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那可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呢。
走在柳州的大街小巷,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以及叮叮当当铁锅炒田螺的声音,构成了柳州街头一道风景线。初来柳州,我本不以其为然,窃以为一碗汤汤水水的小吃食,若往好处想,口味调得稍稍适口,捧起碗来也不过下肚顺当一点。万没想到,一碗柳州螺蛳粉刚刚入口,就给不识庐山之美的我当头一棒。哇,这滚着热气的螺蛳粉里面,辣爽鲜酸香的口味全都齐备了。往后的日子里,一提到柳州我就想到螺蛳粉,一提到螺蛳粉便不能忘却柳州。只要有来柳州出差的机缘,我定会争先恐后。
我总是一边咂品柳州螺蛳粉经久不退的余味,一边像个追根溯源的历史学家,思想反反复复走入它的历史发源。其中一种说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
说起来也怪,柳州这名气不小的小吃虽挂上螺蛳的名号,可为何碗里一粒螺肉也寻觅不到?原来,螺蛳粉的螺汤由螺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熬过汤后的螺肉就会丢弃,因其精华都浓缩入汤里了,它的奥妙也便如此。
上好的佳肴如同珍品,选料和制作自有其妙。一碗好的螺蛳粉,恰当的配料是不可缺少的。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萝卜干等,看起来似豌豆、大葱一般寻常,加工技巧却各自有别。正宗的柳州螺蛳粉,要求酸笋不能太酸,萝卜干不能太甜,腐竹和花生要炸得恰到好处。有的粉摊选择酸菜、头菜、油葱作辅料,青菜也不可缺少,可根据季节作选择,如蕹菜、小白菜、生菜、油麻菜、菜花、豌豆苗等。
柳州螺蛳粉成了我舌尖上的最爱,自然我也知其做法与加工过程。
第一步先把猪骨头放到锅里滚汤,加入一汤匙米酒。然后倒适量油入锅炸腐竹片,炸好后剩余的油倒进辣椒粉,制成辣椒油。再加少许油,将酸菜丝、酸豆角丁放到锅里炒,不要放盐。黑木耳和瘦猪肉一起放锅里炒熟,加少许盐。接下来锅里放油,加蒜米、姜片爆香。放入螺蛳肉翻炒,加一汤匙盐、半汤匙香辛料炒2分钟,加半碗水,滚沸后放入骨头汤里一起煮。田螺肉煲汤约1小时,用过滤勺滤出煮烂的螺肉,再把事前制作的辣椒油也放到锅里。下面用铁锅烧水,加入适量食盐,水滚时分别把米粉放水里烫一下再捞起,加入准备好的配料和青菜,最后加入煮好的螺蛳汤,柳州美味螺蛳粉即成。
由此可以看出,柳州螺蛳粉之所以称作“螺蛳粉”,是因为它的汤是用螺蛳熬成的缘故。精心熬制的螺蛳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腻的独特风味。小小螺蛳粉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胶质、脑磷脂、纤维素、卵磷脂、蛋白质、胡萝卜素、各种维生素和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既可以一饱口福,又可以保健养生。
柳州归来,我对螺蛳粉是入了心痴了迷的。每每在家里自个儿捣鼓起来,却总不得柳州螺蛳粉之真味。当我又一次摇头叹息时,老婆早作好了打算似的说:“准备行囊,全家作一次真正的柳州之行。”瞧,一碗简简单单的螺蛳粉,竟然成了全家柳州之行不可拒绝的理由。
- 第 3 版: 关注 昭彰“文明密码” 展现“多元一体”——“西夏陵”成功申遗综述
- 第 4 版: 导读 一碗螺蛳粉